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场景三维重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双目立体视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0-12页
第2章 双目立体视觉的相机标定第12-28页
    2.1 相机标定方法概述第12-15页
    2.2 相机透视投影成像模型第15-19页
        2.2.1 相机成像模型中的坐标系第15-17页
        2.2.2 线性相机模型第17-18页
        2.2.3 非线性相机机模型第18-19页
    2.3 相机的标定第19-24页
        2.3.1 基于棋盘平面的单目相机标定方法第20-23页
        2.3.2 双目立体视觉中相机参数求解第23-24页
    2.4 相机标定结果第24-27页
        2.4.1 单目相机标定结果第24-27页
        2.4.2 目相机标定结果第27页
    2.5 本章小节第27-28页
第3章 图像对的立体校正研究第28-41页
    3.1 图像滤波第28-31页
        3.1.1 高斯滤波第28-29页
        3.1.2 边滤波第29-30页
        3.1.3 图像平滑结果第30-31页
    3.2 立体校正中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第31-34页
        3.2.1 校正概念第31页
        3.2.2 对极几何和校正投影变换矩阵第31-33页
        3.2.3 立体校正中常用的方法第33-34页
    3.3 改进的非相机标定的立体校正算法第34-38页
        3.3.1 特征点匹配第34-36页
        3.3.2 雅克比行列式判定图像失真第36页
        3.3.3 参数化投影变换矩阵第36-37页
        3.3.4 构造能量函数求解校正投影变换矩阵第37-38页
    3.4 立体校正算法结果和分析第38-40页
    3.5 本章小节第40-41页
第4章 立体匹配方法研究第41-60页
    4.1 立体匹配相关理论和算法简介第41-46页
        4.1.1 立体匹配的一般步骤第41-43页
        4.1.2 立体匹配的基本约束条件第43-45页
        4.1.3 立体匹配常用算法第45-46页
    4.2 基于图割的立体匹配算法第46-50页
        4.2.1 立体匹配中的标号问题第46-47页
        4.2.2 图的基本知识第47-48页
        4.2.3 能量函数第48-49页
        4.2.4 能量网格图的构造第49-50页
    4.3 一种基于图割的立体匹配改进算法第50-56页
        4.3.1 初始匹配第52页
        4.3.2 α扩展下的能量网格图的构造第52-54页
        4.3.3 改进的α扩展移动算法第54页
        4.3.4 最小割和能量函数最小化第54-56页
        4.3.5 视差的后处理第56页
    4.4 立体匹配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6-59页
    4.5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5章 场景的三维重建第60-66页
    5.1 点重建第60-62页
    5.2 线重建第62-63页
    5.3 纹理贴图第63页
    5.4 三维重建效果第63-65页
    5.5 本章小节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本文总结第66页
    6.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来国壮语句末语气词的意义及其共现
下一篇:容器图式视角下欧茨三篇中篇小说中女性身体的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