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1.2.1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 第11-12页 |
1.2.2 生活体验型商业综合体 | 第12-13页 |
1.2.3 外部空间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生活体验型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 | 第21-46页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2.1.1 环境心理学及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2.1.2 混合空间理论 | 第22页 |
2.1.3 场所创造理论 | 第22页 |
2.2 理想空间 | 第22-24页 |
2.2.1 理想空间尺度——小尺度行走空间 | 第22-24页 |
2.2.2 理想空间序列和节奏 | 第24页 |
2.3 外部空间规划布局与设计 | 第24-36页 |
2.3.1 外部空间类型 | 第24-26页 |
2.3.2 外部交通流线组织因素 | 第26-28页 |
2.3.3 外向空间关系组织 | 第28-34页 |
2.3.4 内向空间布局 | 第34-36页 |
2.4 外部空间景观元素设计 | 第36-43页 |
2.4.1 地面铺装设计 | 第37-38页 |
2.4.2 绿化设计 | 第38页 |
2.4.3 水景设计 | 第38-40页 |
2.4.4 夜景照明设计 | 第40-41页 |
2.4.5 环境小品的布置 | 第41-43页 |
2.5 屋顶花园设计 | 第43-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国内外案例借鉴 | 第46-54页 |
3.1 国内外案例分析 | 第46-51页 |
3.1.1 南京水游城 | 第46-49页 |
3.1.2 日本难波公园 | 第49-51页 |
3.2 使用者行为与感受 | 第51-52页 |
3.3 案例借鉴总结 | 第52-54页 |
4 项目实践—高淳苏宁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规划设计 | 第54-61页 |
4.1 项目区域背景与周边环境分析 | 第54-55页 |
4.1.1 项目区域背景 | 第54页 |
4.1.2 周边环境分析 | 第54-55页 |
4.2 规划设计方案介绍 | 第55-58页 |
4.2.1 项目定位 | 第55页 |
4.2.2 总体布局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55-56页 |
4.2.3 业态布局 | 第56页 |
4.2.4 外部空间布局与交通流线组织 | 第56-57页 |
4.2.5 外部空间景观元素设计 | 第57-58页 |
4.3 外部空间规划设计分析与评价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61-71页 |
5.1 政府管理层面 | 第61-66页 |
5.1.1 相关规划指标 | 第61-62页 |
5.1.2 私有公共开放空间政策 | 第62-66页 |
5.2 开发商层面 | 第66-68页 |
5.2.1 项目选址 | 第66页 |
5.2.2 公共开放空间认识 | 第66-67页 |
5.2.3 业态规划与建筑规划配合 | 第67-68页 |
5.3 设计师层面 | 第68-70页 |
5.3.1 外部空间与城市环境“整合” | 第68-69页 |
5.3.2 专业技术协同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