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酒店(Hotels) | 第11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Scenic Resort hotel) | 第11-12页 |
·空间(space) | 第12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Spac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 第12页 |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第2章 引论 | 第19-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9-23页 |
·目前酒店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度假型酒店崛起给景观设计带来新契机 | 第20-22页 |
·展示酒店文化的需要 | 第22-23页 |
·提升酒店品质的需要 | 第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3章 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认知 | 第27-39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7-32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商业属性 | 第27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 第27-28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地域文化特征 | 第28-30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的建筑特征 | 第30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客户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 | 第30-32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的基本特点 | 第32-34页 |
·亲近自然的特点 | 第32-33页 |
·体现风景区特有文化的特点 | 第33页 |
·品牌化的特点 | 第33-34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营造的基本原则 | 第34-39页 |
·生态保护原则 | 第34页 |
·地域性原则 | 第34-37页 |
·功能性原则 | 第37-39页 |
第4章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的解读 | 第39-59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观念的发展 | 第39-42页 |
·殷周时期——"考天人之际,查阴阳之会,揆星度之验" | 第39页 |
·秦汉时期——"视之无端,察之无涯" | 第39-40页 |
·魏晋南北朝——"纡于委曲,若不可测" | 第40页 |
·隋唐时期——"巡回数尺间,如见小蓬莱" | 第40页 |
·两宋时期——"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 | 第40-41页 |
·明清时期——"以须弥之高广,内(纳)芥子中" | 第41-42页 |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意识 | 第42-46页 |
·中国古典园林"有限到无限"的空间意象 | 第42-43页 |
·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空间宇宙观 | 第43页 |
·空间与意境的扩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小见大 | 第43-44页 |
·打破空间边界生硬之感,凸显自然意趣 | 第44-46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划分和组合 | 第46-50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整体划分与组合分析 | 第46-47页 |
·空间划分与组合中的空间分隔与连接体 | 第47-48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组合的结构方式 | 第48-50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地形的处理手法 | 第50-59页 |
·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地形 | 第51-54页 |
·中国风水学中的地形 | 第54-59页 |
第5章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设计的双重解读 | 第59-77页 |
·古典园林空间意识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设计 | 第59-61页 |
·中国古典园林"有限到无限"的空间意象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地域文化的结合 | 第59-60页 |
·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空间宇宙观与风景区度假酒店自然环境的融合 | 第60-61页 |
·古典园林空间地形处理手法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地形结合 | 第61-69页 |
·古典园林空间地形处理手法应用于度假酒店与风景区水体的关系 | 第61-64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应用于度假酒店园林建筑与风景区地形的关系 | 第64-67页 |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地形处理手法应用于度假酒店植物与地形的关系 | 第67-69页 |
·古典园林空间序列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设计 | 第69-72页 |
·古典园林的内外向空间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布局 | 第69页 |
·古典园林的对比空间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主景空间塑造 | 第69-70页 |
·古典园林的主从空间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空间划分 | 第70-71页 |
·古典园林的空间序列与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场地组织 | 第71-72页 |
·国内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 第72-77页 |
第6章 结合古典园林空间的风景区度假酒店外环境设计策略 | 第77-87页 |
·结合风景区地域文化将度假酒店外环境有限的空间无限化 | 第77-78页 |
·度假酒店外环境与风景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 第78-80页 |
·总体建筑布局尊重和利用景区现有场地环境 | 第80-82页 |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构筑地形骨架 | 第80-81页 |
·利用地形划分和引导空间 | 第81页 |
·内外向的建筑布局兼顾内部景观与外部环境 | 第81-82页 |
·注重风景区度假酒店交通系统空间的营造 | 第82-83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主入口空间的构成 | 第82页 |
·"虚与实"、"明与暗"的道路空间变换 | 第82页 |
·合理的平面形式 | 第82-83页 |
·注重风景区度假酒店水景空间的营造 | 第83-84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水景的类型 | 第83页 |
·营建主次分明,序列清晰的水景空间 | 第83-84页 |
·注重水景与其他元素的联系 | 第84页 |
·注重风景区度假酒店植物空间的营造 | 第84-85页 |
·"疏与密"的植物景观空间 | 第84页 |
·选择适合自然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 | 第84-85页 |
·运用特色树种打造特有景观空间 | 第85页 |
·注重风景区度假酒店内庭空间序列的营造 | 第85-87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内庭功能的划分 | 第85页 |
·风景区度假酒店内庭主题的串联 | 第85-86页 |
·"主与从"的风景区度假酒店内庭尺度的把握 | 第86-87页 |
第7章 浅析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在杭州西湖四季酒店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第87-97页 |
·项目概况 | 第87-89页 |
·西湖风景区简介 | 第87页 |
·西湖四季酒店概述 | 第87-89页 |
·"内外向空间"在酒店外环境空间布局上的应用 | 第89页 |
·"对比空间"在酒店道路系统中的应用 | 第89-92页 |
·"明与暗"在主入口道路空间的应用 | 第90-91页 |
·"疏与密"、"引导与暗示"在保留区道路空间的应用 | 第91-92页 |
·"主从空间"在酒店入口空间的应用 | 第92页 |
·"分隔和联系空间"在酒店水景空间的应用 | 第92-95页 |
·"渗透与层次"在大泳池区的应用 | 第92-93页 |
·"仰视与俯视"、"看与被看"在大湖面区的应用 | 第93-95页 |
·"空间序列"在酒店内庭院空间的应用 | 第95-97页 |
第8章 结语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10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03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