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0.1 东北大学的历史追溯 | 第7-8页 |
0.2 东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由来 | 第8页 |
0.3 拍摄角度 | 第8-9页 |
0.4 拍摄前提 | 第9-10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1 对历史题材类纪录片的范畴界定 | 第10页 |
1.2 对历史的概念认知 | 第10-12页 |
2 叙事策略 | 第12-17页 |
2.1 形式与主题:段落式的叙事结构与史实式的话语讲述 | 第12-13页 |
2.2 视点与节奏:介入式的叙事立场与故事化的画面剪辑 | 第13-15页 |
2.3 纪实与复原:搬演式的仿真叙事与真实性的艺术重述 | 第15-17页 |
3 影像价值 | 第17-20页 |
3.1 审美价值:审美经验的建构与感性力量的塑造 | 第17页 |
3.2 文献价值:历史角度的书写与影像文献的存照 | 第17-18页 |
3.3 民族价值:民族历史的传播与民族情感的浇灌 | 第18-20页 |
结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附录一、作品简介 | 第23-24页 |
附录二、编导阐述 | 第24-26页 |
附录三、纪录片《从讲武堂到东北大学》完成稿本 | 第26-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