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地图的隐私保护匿名化技术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1.3.2 本文主要结构 | 第14-16页 |
2 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 第16-19页 |
2.1 数据发布及其面临的隐私威胁 | 第16-17页 |
2.2 隐私保护技术 | 第17-18页 |
2.2.1 基于数据失真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17页 |
2.2.2 基于数据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17-18页 |
2.2.3 基于限制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关系型数据的匿名化技术研究 | 第19-25页 |
3.1 背景知识 | 第19-21页 |
3.1.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3.1.2 常见攻击方法 | 第20-21页 |
3.2 关系型数据发布匿名化技术 | 第21-24页 |
3.2.1 匿名化常用方法 | 第21-22页 |
3.2.2 匿名化模型 | 第22-23页 |
3.2.3 度量标准 | 第23-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图数据的匿名化技术研究 | 第25-39页 |
4.1 图数据匿名化技术 | 第25-34页 |
4.1.1 背景知识 | 第25-28页 |
4.1.2 图数据的隐私 | 第28-29页 |
4.1.3 图数据的攻击方式 | 第29-30页 |
4.1.4 匿名方法 | 第30-32页 |
4.1.5 匿名化模型 | 第32-33页 |
4.1.6 匿名度量标准 | 第33-34页 |
4.2 超图数据匿名化技术 | 第34-38页 |
4.2.1 超图描述 | 第35-36页 |
4.2.2 超图匿名化 | 第36-37页 |
4.2.3 超图匿名化度量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组合地图的匿名化技术研究 | 第39-50页 |
5.1 问题描述 | 第39-45页 |
5.1.1 组合地图相关概念 | 第39-41页 |
5.1.2 组合地图隐私攻击 | 第41-42页 |
5.1.3 组合地图的匿名模型 | 第42-44页 |
5.1.4 数据可用性 | 第44-45页 |
5.2 基于棱匿名化的隐私保护方法 | 第45-46页 |
5.2.1 棱匿名化 | 第45页 |
5.2.2 组合地图重构 | 第45-46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5.3.1 数据集 | 第47页 |
5.3.2 运行时间 | 第47页 |
5.3.3 信息损失C_A | 第47-48页 |
5.3.4 信息损失C_M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