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3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偏振效应 | 第13-15页 |
1.4 偏振编码通信的研究现状与主要方案 | 第15-18页 |
1.4.1 偏振编码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偏振编码通信的主要方案 | 第16-18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2 基于MULLER矩阵的偏振效应研究 | 第19-26页 |
2.1 偏振效应的MULLER矩阵描述 | 第19-22页 |
2.2 偏振相关增益/损耗与偏振正交损失 | 第22-24页 |
2.3 偏振正交损失对误码率的影响 | 第24页 |
2.4 MUELLER矩阵的测量方法介绍 | 第24-26页 |
3 长距离单模光纤系统中的偏振正交损失 | 第26-34页 |
3.1 PDL测量仪器及基础准备 | 第26-28页 |
3.1.1 偏振分束/合束器 | 第26页 |
3.1.2 偏振分析仪的标定 | 第26-28页 |
3.2 光纤PDL测量实验 | 第28-33页 |
3.2.1 多长度单模光纤PDL测量实验 | 第28-30页 |
3.2.2 PDL误差来源分析 | 第30-31页 |
3.2.3 PDL与偏振正交损耗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中的非线性偏振正交损失 | 第34-41页 |
4.1 SOA中PDG与LPO的测量 | 第34-37页 |
4.1.1 SOA选用以及实验装置 | 第34页 |
4.1.2 不同注入电流及不同输入波长下SOA的PDG变化 | 第34-36页 |
4.1.3 理论与实验的LPO对比 | 第36-37页 |
4.2 LPO对于BER的影响及测量 | 第37-39页 |
4.2.1 实验装置 | 第37-38页 |
4.2.2 功率损失与BER | 第38-39页 |
4.2.3 实验结论 | 第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