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事组织论文

我国中成药与美国植物药、日本汉方药在非处方药管理方面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文献综述第10-30页
    综述一 全球主要国家药品分类情况第10-16页
    综述二 美国植物药、日本汉方药非处方药历史沿革及法律法规第16-22页
    综述三 我国中成药非处方药管理概况第22-26页
    参考文献第26-30页
第一章 绪论第30-33页
    1 研究背景第30-31页
        1.1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第30页
        1.2 传统药物价值提升第30页
        1.3 我国中成药非处方药市场第30-31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页
        2.1 研究目的第31页
        2.2 研究意义第31页
    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1-33页
        3.1 研究的方法第31-32页
        3.2 研究技术路线第32-33页
第二章 美国植物药非处方药管理研究第33-52页
    1 美国非处方药审批机构及其职能第33-34页
    2 美国植物药非处方药上市准入机制第34-49页
        2.1 美国OTC专论审核体系第34-43页
        2.2 美国非处方药新药审批程序第43-49页
        2.3 小结第49页
    3 美国非处方药相关配套管理政策第49-52页
        3.1 美国非处方药说明书及标签管理第49-50页
        3.2 美国非处方药广告管理第50页
        3.3 美国非处方药销售管理第50-52页
第三章 日本汉方药非处方药管理研究第52-68页
    1 日本非处方药审批机构及其职能第52-54页
    2 日本汉方药非处方药上市准入机制第54-65页
        2.1 日本汉方药非处方药的注册与审批第54-63页
        2.2 日本非处方药的转换体系第63-65页
    3 日本非处方药相关配套管理政策第65-68页
        3.1 日本非处方药说明书及标签管理第65-66页
        3.2 日本非处方药广告管理第66页
        3.3 日本非处方药销售体系第66-68页
第四章 美国、日本及中国非处方药管理的比较第68-77页
    1 非处方药相关机构比较第68页
    2 非处方药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第68-69页
    3 非处方药准入机制比较第69-75页
        3.1 我国非处方药准入途径第69-72页
        3.2 非处方药注册比较第72页
        3.3 非处方药转换比较第72-75页
    4 非处方药相关配套政策的比较第75-77页
        4.1 非处方药说明书、标签管理比较第75页
        4.2 非处方药广告管理比较第75页
        4.3 非处方药销售管理比较第75-77页
第五章 中成药非处方药相关政策问卷调查研究第77-88页
    1 问卷设计与内容第77页
    2 调查方法第77页
    3 数据收集、回收与处理第77-78页
    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78-88页
第六章 中成药非处方药管理政策建议第88-91页
    1 健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法律体系第88页
    2 建立我国的中成药非处方药专论第88-89页
    3 对现有中药非处方药目录再评价第89页
    4 改进非处方药转换要求第89-90页
    5 增强非处方药审评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第90页
    6 规范销售环节,健全药学服务第90页
    7 加强自我药疗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第90-91页
结语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附录一 申请NDC号在美国上市的中药非处方药信息第97-104页
附录二 Peck法则和DELAP法则对比第104-105页
附录三 中成药非处方药相关政策研究调查问卷第105-110页
附录四 中成药非处方药管理相关问题的补充及建议第110-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个人简历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中日医院马钱子应用情况分析
下一篇:痔血胶囊肝毒性药物因素和个体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