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在役桥梁安全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在役桥梁长期健康监测安全评估方法 | 第13-19页 |
·静态评估法 | 第14-17页 |
·动态评估法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桥梁长期监测安全评估技术总体方案 | 第21-32页 |
·原理与方法 | 第21-25页 |
·在役桥梁非线性动力行为 | 第21-22页 |
·实时在线监测数据真实反映桥梁结构自身变化 | 第22-24页 |
·利用系统混沌特征反映桥梁安全状况 | 第24-25页 |
·总体方案 | 第25-26页 |
·可靠性分析 | 第26-29页 |
·桥梁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发展 | 第26-28页 |
·桥梁监测信息丰富可靠 | 第28页 |
·系统混沌特征评估结构安全状况的广泛应用 | 第28-29页 |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展望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非线性动力系统行为分析 | 第32-48页 |
·非线性混沌动力行为理论研究 | 第32-33页 |
·非线性对动力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33-37页 |
·材料非线性对动力行为的影响 | 第34-35页 |
·几何非线性对动力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非线性边界条件对动力行为的影响 | 第36-37页 |
·复杂结构非线性动力系统临界条件研究 | 第37-47页 |
·悬臂梁混沌动力系统临界条件研究 | 第37-43页 |
·斜拉索混沌动力系统临界条件研究 | 第43-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在役桥梁监测响应时间序列分析 | 第48-61页 |
·监测响应时间序列 | 第48-49页 |
·混沌时间序列 | 第49-53页 |
·时间序列分类 | 第49-50页 |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流程 | 第50-51页 |
·相空间重构 | 第51-53页 |
·混沌系统几何不变量的计算 | 第53-56页 |
·关联维数 | 第53-55页 |
·Lyapunov 指数 | 第55-56页 |
·混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56-58页 |
·监测数据预处理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在役桥梁基于混沌系统特征的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 第61-68页 |
·在役桥梁结构自身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64页 |
·内在因素 | 第61-62页 |
·外在因素 | 第62-64页 |
·常规桥梁安全性判定有其局限性 | 第64-65页 |
·基于混沌系统特征的在役桥梁安全状态评估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基于混沌系统特征的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数值模拟与应用 | 第68-82页 |
·数值模拟 | 第68-7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模型梁动力响应提取 | 第69-74页 |
·基于系统响应特征的模型梁安全状态评估研究 | 第74-76页 |
·实桥应用 | 第76-81页 |
·工程概况 | 第76-78页 |
·动力响应监测数据 | 第78-80页 |
·基于系统响应特征的桥梁安全状态评估研究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研究工作建议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