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描述符与QSAR模型预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智能计算方法简述 | 第9-10页 |
1.2 量子化学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3 智能计算方法在量子化学上的应用概况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提高模型性能的方法 | 第13-16页 |
2.1 模型性能提高的常用方法 | 第13-14页 |
2.2 本文提高模型性能的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三章 模型构造的相关方法 | 第16-25页 |
3.1 数据划分 | 第16-18页 |
3.2 特征选择 | 第18-20页 |
3.2.1 特征选择类型 | 第18-19页 |
3.2.2 遗传算法特征选择 | 第19-20页 |
3.3 模型构建(回归) | 第20-22页 |
3.4 描述符间的冗余 | 第22-23页 |
3.5 模型性能的评价标准 | 第23-25页 |
第四章 数据的准确度与冗余度对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 | 第25-37页 |
4.1 数据划分结果 | 第25-27页 |
4.1.1 数据集介绍 | 第25-26页 |
4.1.2 SPXY划分结果 | 第26-27页 |
4.2 特征选择结果 | 第27-30页 |
4.3 输入描述符的准确性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4.4 输入描述符间的冗余度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 第31-34页 |
4.5 非共价键数据库的结果 | 第34-35页 |
4.6 均裂能分子数据库的结果 | 第35-3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9页 |
5.1 总结 | 第37页 |
5.2 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附录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