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本草考证 | 第13-17页 |
1 名称 | 第13-14页 |
2 性味功效 | 第14页 |
3 产地 | 第14-15页 |
4 金线莲及其常见伪品的典籍记载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样品收集及处理 | 第17-24页 |
1 研究品种选择依据 | 第17-20页 |
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20-21页 |
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快速鉴定金线莲及其伪品 | 第24-32页 |
1 仪器与建模样品 | 第24页 |
2 方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 | 第25-28页 |
4 讨论 | 第28-31页 |
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鉴别不同栽培方式的金线莲应用研究 | 第32-50页 |
第一节 NIRS技术快速鉴别不同栽培方式的金线莲 | 第32-37页 |
1 仪器与建模样品 | 第32页 |
2 方法 | 第32-33页 |
3 结果 | 第33-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5 小结 | 第37页 |
第二节 建立不同栽培方式的各品系金线莲NIRS定性识别模型 | 第37-50页 |
1 仪器与建模样品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页 |
3 结果 | 第38-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5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金线莲黄酮类成分MR定量模型的建立 | 第50-101页 |
第一节 UPLC-DAD法同时测定金线莲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 第51-58页 |
1 主要仪器与试药 | 第5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1-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4 小结 | 第58页 |
第二节 NIRS快速测定金线莲中水仙苷含量 | 第58-74页 |
1 仪器与样品 | 第5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8-63页 |
3 讨论 | 第63-73页 |
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三节 NIRS快速测定金线莲中芦丁含量 | 第74-89页 |
1 仪器与样品 | 第74页 |
2 方法 | 第74-81页 |
3 讨论 | 第81-89页 |
4 小结 | 第89页 |
第四节 NIRS快速测定金线莲中槲皮素含量 | 第89-101页 |
1 仪器与样品 | 第89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89-94页 |
3 讨论 | 第94-100页 |
4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01-103页 |
1 总结 | 第101-102页 |
2 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文献综述 | 第105-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作者简历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