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季铵盐对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7页
    1.1 混合胶束模型的研究概述第17-20页
    1.2 胶束之间桥连模型的研究概述第20-22页
    1.3 分子动力学第22-29页
        1.3.1 分子动力学基本介绍及力场第22-26页
        1.3.2 动力学模拟中的基本原理第26页
        1.3.3 常见的动力学软件第26-27页
        1.3.4 Metadynamics介绍第27-29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7页
第二章 四烷基铵-十二烷基硫酸根胶束的动力学研究第37-53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模拟方法和细节第38-39页
    2.3 结果讨论第39-47页
        2.3.1 平衡的讨论第39页
        2.3.2 胶束形状,大小和溶剂可及面积第39-41页
        2.3.3 胶束内部的特征第41-43页
        2.3.4 胶束极化层第43-46页
            2.3.4.1 胶束-水相互作用第43-44页
            2.3.4.2 外部抗衡离子第44-46页
            2.3.4.3 极性头在胶束外部的分布第46页
        2.3.5 TAADS胶束的MD模型第46-47页
    2.4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第三章 四烷基铵-十二烷基硫酸根界面行为的动力学研究第53-67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模拟细节第54页
    3.3 结果讨论第54-62页
        3.3.1 表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特征第54-59页
            3.3.1.1 数密度分布第54-55页
            3.3.1.2 抗衡离子TAA~+的结合方式第55-56页
            3.3.1.3 TAA+抗衡离子在DS-周围的C-H---O弱氢键第56-57页
            3.3.1.4 极性头周围水分子的运动第57-59页
        3.3.2 吸附层表面活性剂的尾链的结构第59-62页
            3.3.2.1 Gauche缺陷第59-60页
            3.3.2.2 有序参数分析第60-61页
            3.3.2.3 DS-在气液界面的朝向和长度分析第61-62页
        3.3.3 TAADS混合吸附层的MD模型第62页
    3.4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四章 四丁基铵-十二烷基硫酸/羧酸根胶束的动力学研究第67-81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模拟方法和细节第68-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4.3.1 解离度第70-71页
        4.3.2 抗衡离子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结合方式第71-72页
        4.3.3 均力势第72-73页
        4.3.4 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第73-74页
        4.3.5 TBADS胶束之间的桥连模型第74-76页
    4.4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第五章 SDS胶束化过程熵的动力学研究第81-91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模拟方法和细节第82-83页
    5.3 结果讨论第83-87页
        5.3.1 DS-单分子构型熵的变化第83-85页
        5.3.2 DS-单分子尾链构型熵的变化第85页
        5.3.3 振动,转动和平动熵的贡献第85-86页
        5.3.4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构型熵分布第86-87页
    5.4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第六章 HSMD求熵方法的Gromacs实现第91-103页
    6.1 引言第91页
    6.2 方法介绍第91-94页
        6.2.1 简单抽样(随机行走模型)第91-92页
        6.2.2 自回避(SAW)行走模型第92-93页
        6.2.3 扫描方法第93页
        6.2.4 HSMD方法第93-94页
    6.3 HSMD的动力学实现第94-95页
    6.4 HSMD方法求SDS胶束化过程中构型熵的变化第95-101页
        6.4.1 初始动力学的模拟第95页
        6.4.2 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重建和熵的计算第95-100页
            6.4.2.1 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Gromacs的重建第96-98页
            6.4.2.2 单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熵的计算第98-100页
        6.4.3 SDS计算结果的讨论第100-101页
    6.5 结论第101-103页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7-111页
附录缩写第111-112页
附件第112-12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π酸/σ酸金属接力催化串联反应:多取代杂环的高效合成研究
下一篇:预交联凝胶颗粒堵水调剖与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