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战时国际法(战争法)论文

新中国沈阳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新中国特别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的背景第11-20页
    一、联合国战争罪行委员会成立第11-12页
    二、战后国际上对二战战犯的审判第12-16页
        (一)纽伦堡审判第12-13页
        (二)东京审判第13-14页
        (三)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的其他受害国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第14页
        (四)伯力城审判第14-16页
    三、日本国内对战犯进行了“自我审判”第16-17页
    四、南京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未能有效的完成第17-20页
第二章 战犯及控审人员的组成第20-26页
    一、战犯的范围第20-21页
        (一)战犯的来源第20-21页
        (二)战犯的层级第21页
    二、庭审中主要的控辩审人员第21-26页
        (一)审判日本战犯的主要法官第21-23页
        (二)审判日本战犯的主要检察官第23-24页
        (三) 日本战犯的辩护人第24-26页
第三章 对战犯定罪的法律及依据第26-38页
    一、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律依据第26-30页
        (一)《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及国际法准则、人道主义原则第26-29页
        (二)《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第29-30页
    二、审判中定罪量刑的事实依据第30-33页
        (一)证人证言第30-31页
        (二)书证第31-32页
        (三)被告人的供词第32-33页
    三、审判中所反映的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第33-38页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恕道第33-35页
        (二)刑罚与“赦”第35-38页
第四章 新中国沈阳军事法庭审判的结果及意义第38-45页
    一、日本战犯全部悔过第38-39页
    二、审判的积极意义第39-42页
        (一)对日本战犯的罪行进行了清算第39-40页
        (二)为以后的军事法庭审判提供了范例第40页
        (三)促进了中日两国的邦交第40-41页
        (四)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第41-42页
    三、沈阳审判未解决的问题及缺憾第42-45页
        (一)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战争赔偿第42-43页
        (二)日本拒绝承认侵华的事实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个人简历第48-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约自杀行为刑事责任的研究
下一篇:“e代驾”服务中的民事法律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