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肿瘤学实验研究论文

Caveolin-1调节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并介导能量代谢转换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Cav-1的结构和功能第12-14页
    1.2 Cav-1与肿瘤的关系第14-18页
        1.2.1 Cav-1与能量代谢第14-15页
        1.2.2 Cav-1与线粒体第15-17页
        1.2.3 Cav-1与ROS第17-18页
    1.3 RalA与Cav-1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8-21页
        1.3.1 RalA的结构与功能第18-19页
        1.3.2 RalA与癌症第19-20页
        1.3.3 RalA与Cav-1第20-2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RalA调控小窝的内吞及运动性第23-57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材料第24-29页
        2.2.1 细胞第24页
        2.2.2 siRNA,质粒与病毒第24页
        2.2.3 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4 实验试剂配制第25-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6页
        2.3.1 细胞培养第29-30页
        2.3.2 RalA活化实验第30页
        2.3.3 细胞分级分离实验第30-31页
        2.3.4 细胞转染第31页
        2.3.5 腺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细胞第31页
        2.3.6 免疫共沉淀第31-32页
        2.3.7 蛋白浓度测定第32页
        2.3.8 Western blot第32-34页
        2.3.9 免疫荧光染色第34页
        2.3.10 荧光标记的BSA内吞实验第34-35页
        2.3.11 TIRF显微镜观察第35页
        2.3.12 PLD活化实验第35页
        2.3.13 统计分析第35-36页
    2.4 实验结果第36-54页
        2.4.1 BSA诱导的RalA的活化第36-37页
        2.4.2 RalA与Cav-1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7-39页
        2.4.3 RalA对BSA内吞的影响第39-46页
        2.4.4 RalA对Cav-1与FilA相互作用的影响第46-47页
        2.4.5 PLD对BSA内吞的影响第47-50页
        2.4.6 PLD2对细胞膜小窝运动性的影响第50-53页
        2.4.7 PLD2促进PA的生成第53-54页
    2.5 讨论第54-56页
    2.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Cav-1调节线粒体动态和线粒体自噬第57-79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实验材料第58-59页
        3.2.1 细胞第58页
        3.2.2 siRNA,质粒与病毒第58-59页
        3.2.3 实验仪器第59页
        3.2.4 实验试剂第59页
    3.3 实验方法第59-62页
        3.3.1 线粒体形态的观察第59-60页
        3.3.2 质粒和siRNA的共转以及腺病毒感染第60页
        3.3.3 MNF (mitochondrial networking factor)的测定第60-61页
        3.3.4 Western blot第61页
        3.3.5 免疫荧光染色第61页
        3.3.6 线粒体及细胞膜组分的分离第61页
        3.3.7 FRAP(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第61-62页
        3.3.8 FRET(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第62页
        3.3.9 细胞凋亡第62页
    3.4 实验结果第62-76页
        3.4.1 Cav-1表达水平对线粒体形态和线粒体量的影响第62-65页
        3.4.2 Cav-1引起线粒体动态的改变第65-67页
        3.4.3 Cav-1作用于调节线粒体动态的关键蛋白第67-70页
        3.4.4 Cav-1调节Mfn2和Drp1定位的途径第70-73页
        3.4.5 Cav-1抑制引起线粒体自噬第73-76页
    3.5 讨论第76-77页
    3.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四章 RalA通过Cav-1调节线粒体功能和细胞能量代谢第79-88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实验材料第79-80页
        4.2.1 细胞第79-80页
        4.2.2 siRNA,质粒与病毒第80页
        4.2.3 实验仪器第80页
        4.2.4 实验试剂第80页
    4.3 实验方法第80-82页
        4.3.1 ATP生成检测第80-81页
        4.3.2 H_2O_2检测第81页
        4.3.3 L-lactate检测第81页
        4.3.4 Western blot第81页
        4.3.5 CMXROS线粒体标记及显微观察第81-82页
    4.4 实验结果第82-86页
        4.4.1 RalA和Cav-1的siRNA沉默效率第82页
        4.4.2 RalA和Cav-1调节线粒体膜电位第82-83页
        4.4.3 线粒体ATP生成的变化第83-84页
        4.4.4 细胞ROS水平的变化第84-85页
        4.4.5 细胞无氧糖酵解水平的变化第85-86页
    4.5 讨论第86-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88-91页
    5.1 结论第88-89页
    5.2 展望第89-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3页
附录第103-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波束天线和多极化天线技术研究
下一篇:平面微带相控阵天线大角度低旁瓣扫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