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几个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RFID安全问题第11-12页
        1.1.2 密码学与多方保密计算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RFID群组证明协议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RFID克隆标签协议研究现状第13页
        1.2.3 百万富翁问题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4-15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预备知识第16-22页
    2.1 密码学基础知识第16-17页
        2.1.1 Hash函数第16页
        2.1.2 伪随机数发生器第16-17页
    2.2 可证明安全理论第17页
    2.3 RFID基础知识第17-18页
        2.3.1 防碰撞算法第17-18页
        2.3.2 曼彻斯特编码第18页
        2.3.3 假名第18页
    2.4 多方保密计算安全性定义第18-20页
        2.4.1 双方计算第18页
        2.4.2 理想双方保密协议第18-19页
        2.4.3 半诚实与恶意参与者模型第19页
        2.4.4 模拟范例第19-20页
    2.5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第20页
    2.6 Paillier同态加密算法第20-21页
    2.7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轻量级隐私保护的RFID群组证明协议第22-34页
    3.1 RFID系统模型和攻击者模型第22-25页
        3.1.1 RFID系统模型第22-23页
        3.1.2 攻击者模型第23-25页
    3.2 具体协议描述第25-28页
    3.3 安全性分析与证明第28-31页
        3.3.1 安全性分析第28-29页
        3.3.2 安全性证明第29-31页
    3.4 性能分析第31-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基于树的确定性克隆标签检测协议第34-42页
    4.1 协议思想介绍第34-35页
    4.2 具体协议描述第35-37页
    4.3 性能分析第37-40页
        4.3.1 时间复杂度第37-38页
        4.3.2 性能评估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有理数百万富翁协议第42-52页
    5.1 Li的对称密码百万富翁协议第42-43页
    5.2 具体协议描述第43-48页
        5.2.1 第一个协议第43-45页
        5.2.2 第二个协议第45-48页
    5.3 安全性证明第48-49页
    5.4 性能分析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6章 区间保密计算协议第52-66页
    6.1 具体协议描述第53-60页
        6.1.1 第一个协议第53-58页
        6.1.2 第二个协议第58-60页
    6.2 安全性证明第60-61页
    6.3 性能分析第61-62页
    6.4 应用分析第62-65页
    6.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匿名线性网络编码的实现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粒计算和密度峰值的划分式聚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