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热图像识别的大包下渣检测系统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页 |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22页 |
·钢水连铸过程及大包钢水下渣分析 | 第10-13页 |
·连铸大包下渣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基于红外热图像识别的大包下渣检测方法的提出 | 第17-21页 |
·红外热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历史和应用状况 | 第21-22页 |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2 红外热成像系统原理及探测器的选择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红外辐射 | 第24-31页 |
·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 第24-25页 |
·普朗克辐射定律 | 第25-27页 |
·维恩位移定律 | 第27-28页 |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 第28-29页 |
·实际物体的发射率 | 第29-31页 |
·红外热成像系统组成 | 第31-32页 |
·探测器的选择 | 第32-34页 |
·钢流热辐射光谱范围的确定 | 第32-33页 |
·探测器的选择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红外热图像的预处理 | 第36-49页 |
·引言 | 第36页 |
·预处理中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方法 | 第36-40页 |
·直方图概念 | 第36-37页 |
·直方图均衡 | 第37-38页 |
·对比度增强 | 第38-40页 |
·预处理中的图像平滑滤波方法 | 第40-42页 |
·线性滤波 | 第40-41页 |
·中值滤波 | 第41页 |
·频率低通滤波 | 第41-42页 |
·预处理中的图像锐化方法 | 第42-45页 |
·模糊机理 | 第42页 |
·梯度锐化 | 第42-43页 |
·拉普拉斯锐化 | 第43-45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中间包钢水液面的下渣图像特征提取 | 第49-75页 |
·引言 | 第49页 |
·无长水口保护套的下渣特征提取 | 第49-54页 |
·基于钢流边缘检测的下渣特征提取 | 第49-52页 |
·基于钢流边缘检测的下渣特征提取实验分析 | 第52-54页 |
·有长水口保护套的下渣特征提取 | 第54-72页 |
·基于液面平均灰度变化的下渣特征提取 | 第54-55页 |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下渣特征提取 | 第55-67页 |
·基于统计特性的多参数下渣特征提取 | 第67-72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大包下渣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5-94页 |
·引言 | 第75页 |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75-80页 |
·系统软件的功能及其设计 | 第75-76页 |
·软件应用平台及开发工具 | 第76-79页 |
·红外图像下渣检测算法流程 | 第79-80页 |
·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 第80-84页 |
·多线程技术 | 第80-82页 |
·Filter Graph的构建 | 第82-84页 |
·下渣检测软件模块划分及流程图 | 第84-93页 |
·系统控制模块 | 第84-87页 |
·视频图像采集模块 | 第87页 |
·视频图像分析模块 | 第87-89页 |
·视频图像存取模块 | 第89-90页 |
·视频图像显示模块 | 第90-91页 |
·软件整体流程图及效果图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研究总结 | 第94-95页 |
·工作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