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3.1 尾矿干排干堆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3.2 铁矿山土地复垦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3 矿区复垦后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17-1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2.2 实验设计 | 第18-19页 |
2.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9页 |
2.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4.1 复垦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19-20页 |
2.4.2 复垦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第20页 |
2.4.3 复垦植被生物学性状的测定及简单分析 | 第20页 |
2.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3.1 不同复垦模式对照实验下的复垦尾矿土物理性状分析 | 第21-25页 |
3.1.1 复垦尾矿土容重的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3.1.2 复垦尾矿土土壤含水量的对比分析 | 第22-23页 |
3.1.3 复垦尾矿土田间持水量的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3.1.4 复垦尾矿土总孔隙度的对比分析 | 第24-25页 |
3.2 不同复垦模式对照实验下的复垦尾矿土化学性状分析 | 第25-31页 |
3.2.1 复垦尾矿土全氮量 | 第25-26页 |
3.2.2 复垦尾矿土全磷量 | 第26页 |
3.2.3 复垦尾矿土碱解氮 | 第26-27页 |
3.2.4 复垦尾矿土速效磷 | 第27-28页 |
3.2.5 复垦尾矿土速效钾 | 第28-29页 |
3.2.6 复垦尾矿土有机质 | 第29-30页 |
3.2.7 复垦尾矿土pH | 第30-31页 |
3.3 不同复垦模式下的复垦植被生物学性状的测定及简单分析 | 第31-3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4.1 结论 | 第33-34页 |
4.2 讨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课题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