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1.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一) 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1. 城乡居民收入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 第20-22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1. 库兹涅茨“倒U”假说 | 第22-23页 |
2.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三、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 第24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GDP水平稳步提高 | 第24-25页 |
(三)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1.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 第25-26页 |
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 第26页 |
(四)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1.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数不断扩大 | 第26-28页 |
2.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数呈现扩大的趋势 | 第28-31页 |
(五) 城乡居民收入比、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四、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库兹涅茨倒U假说验证分析 | 第33-40页 |
(一)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比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3-35页 |
1. 内蒙古生产总值与城乡收入比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3-34页 |
2. 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与城乡收入比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4-35页 |
(二)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泰尔指数的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5-37页 |
1. 内蒙古生产总值与泰尔指数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5-36页 |
2. 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与泰尔指数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6-37页 |
(三)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变异系数的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7-40页 |
1. 内蒙古生产总值与变异系数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7-38页 |
2. 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与变异系数库滋涅茨“倒U”假说验证 | 第38-40页 |
五、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变化及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变化 | 第40-42页 |
(二) 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 第42-44页 |
1.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42页 |
2. 劳动力资源闲置 | 第42-43页 |
3. 受教育程度 | 第43-44页 |
六、缩小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 第44-49页 |
(一) 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 | 第44-46页 |
1.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 第44页 |
2. 建立小型轻工业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 第44-45页 |
3. 富裕劳动力转移 | 第45页 |
4. 完善农牧区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二) 进一步促进农牧区教育发展 | 第46-47页 |
1.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 | 第46页 |
2. 加强农业技能培训 | 第46-47页 |
3. 落实职业技能培训 | 第47页 |
4. 加强网络教育 | 第47页 |
(三) 完善覆盖农牧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7-49页 |
1. 完善农牧区合作医疗体系 | 第47-48页 |
2. 完善农牧区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