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第二代测序技术、基因表达谱和CHIPSEQ | 第11-17页 |
·第二代测序技术Solexa的原理及应用 | 第11-13页 |
·Solexa测序技术原理 | 第11-13页 |
·Solexa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13页 |
·基因表达谱的原理及应用 | 第13-15页 |
·ChIPSeq的原理和应用 | 第15-17页 |
·前列腺癌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 | 第17页 |
·前列腺癌的分类 | 第17-18页 |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 第18-19页 |
·男性荷尔蒙对前列腺癌的影响 | 第19-20页 |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2. 雄性激素受体生长抑制反应过程的表达谱和ChIP-Seq的整合分析 | 第24-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第24-25页 |
·ChIP-seq分析 | 第25页 |
·ChIP-seq数据分析 | 第25页 |
·模体扫描和识别 | 第25-26页 |
·表达谱和数据分析 | 第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结果 | 第27-34页 |
·表达AR的PC3细胞启动不依赖于配体的AR反应过程的激活 | 第27页 |
·PC3-AR细胞和模拟转染细胞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特性 | 第27-30页 |
·根据相对于基因的位置对被ChIP-seq识别的AR结合位点进行分类 | 第30页 |
·将AR结合位点与基因表达数据相关联 | 第30-31页 |
·在AR结合区域识别雄性激素受体元件 | 第31-34页 |
3 讨论 | 第34-41页 |
4.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