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6页 |
·鸡大肠杆菌病概述 | 第12页 |
·病原学 | 第12-15页 |
·形态特征 | 第12页 |
·菌落形态 | 第12-13页 |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 第13页 |
·生化特性 | 第13页 |
·血清型 | 第13-14页 |
·致病性 | 第14-15页 |
·流行病学 | 第15-16页 |
·易感动物 | 第15页 |
·发病日龄 | 第15页 |
·发病季节及发病情况 | 第15页 |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 第15-16页 |
·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第16页 |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 第16-18页 |
·败血型 | 第16页 |
·死胚、弱雏 | 第16-17页 |
·大肠杆菌脐炎或卵黄囊感染 | 第17页 |
·输卵管炎及卵黄性腹膜炎 | 第17页 |
·全眼球炎 | 第17页 |
·关节滑膜炎 | 第17页 |
·气囊炎 | 第17页 |
·其他 | 第17-18页 |
·常见病理组织变化 | 第18-19页 |
·诊断 | 第19页 |
·病原分离和鉴定 | 第19页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第19页 |
·综合防治措施的建立 | 第19-24页 |
·加强种鸡场和孵化过程的管理 | 第20页 |
·加强鸡舍内、外环境的控制 | 第20页 |
·疫苗的研究动态与预防注射 | 第20-22页 |
·药物的防治 | 第22-23页 |
·应用微生态制剂防治大肠杆菌病 | 第23-24页 |
·建立综合性的疾病防控措施 | 第24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调查内容 | 第26-27页 |
·临床上发病状况的调查 | 第26页 |
·病原学的调查 | 第26-27页 |
·大肠杆菌流行的相关因素 | 第27页 |
·药敏试验 | 第27页 |
·菌株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药敏纸片 | 第27页 |
·原纸片扩散试验法 | 第27页 |
·临床试验 | 第27-29页 |
·试验药品 | 第27页 |
·试验肉鸡 | 第27-28页 |
·试验肉鸡选取 | 第28页 |
·治疗给药方法 | 第28页 |
·疗效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临床上发病状况的调查结果 | 第29页 |
·病原学调查结果 | 第29-31页 |
·革兰氏染色 | 第29页 |
·生化实验 | 第29-30页 |
·血清型鉴定 | 第30页 |
·初诊病例中大肠杆菌的分离状况统计 | 第30-31页 |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 | 第31页 |
·与大肠杆菌流行的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和分析 | 第31-33页 |
·患大肠杆菌病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患大肠杆菌病鸡群的日龄调查结果 | 第32页 |
·患大肠杆菌病鸡群中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调查结果 | 第32-33页 |
·药敏试验 | 第33-35页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禽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 | 第34-35页 |
·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 | 第35页 |
·肉鸡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发病肉鸡群中的治疗试验 | 第35-37页 |
·药物治疗的平均死亡率和治愈率 | 第35页 |
·发病肉鸡群中的治疗效果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42页 |
5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