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的形象溯源 | 第8-13页 |
第一节《楚辞》中的香草美人形象 | 第9-11页 |
第二节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子形象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的现代流变 | 第13-41页 |
第一节 五四前后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13-24页 |
1、早期鸳蝴派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第13-16页 |
2、创造社诸君笔下此类形象的特异性 | 第16-22页 |
3、女作家对此类形象的书写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文学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24-31页 |
1、革命小说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24-27页 |
2、家庭小说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27-31页 |
第三节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运动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31-41页 |
1、《寒夜》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32-33页 |
2、《财主底儿女》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33-38页 |
3、《四世同堂》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的时代隐喻 | 第41-56页 |
第一节 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之审美变迁 | 第41-45页 |
1、外貌的审美转向 | 第41-43页 |
2、权力与身体政治 | 第43-45页 |
第二节 性别视域中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 | 第45-50页 |
1、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之男性书写 | 第45-48页 |
2、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形象与未成年心理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具有“女性气质”的男性角色的现代性体现 | 第50-56页 |
1、文人的自我定位 | 第51-53页 |
2、文学力量的现代崛起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本文所有作品原文引自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