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电磁感应技术在土壤盐渍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热红外发射率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 第14-2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页 |
| ·气候 | 第15页 |
| ·水文 | 第15页 |
| ·土壤与植被 | 第15-16页 |
| ·野外考察及实验方案 | 第16-18页 |
| ·EM38和土样的采集 | 第16-17页 |
| ·土样的制备 | 第17-18页 |
| ·热红外光谱数据的测定 | 第18-21页 |
| ·102F傅立叶变换热红外光谱辐射仪的简介 | 第18-20页 |
| ·土样光谱数据的测量 | 第20-21页 |
| ·环境要求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 第21页 |
| ·温度与发射率的分离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表层土壤盐分模型建立及发射率光谱预处理 | 第24-34页 |
| ·基于磁感式电导率的表层土壤盐分解译模型的建立 | 第24-26页 |
| ·实测盐分含量与表观电导率的相关性研究 | 第24-25页 |
| ·EMV和EMH的相关性分析 | 第25页 |
| ·基于EM38的土壤盐分解译模型的构建 | 第25-26页 |
| ·发射率光谱数据处理 | 第26-33页 |
| ·热红外发射率光谱曲线的确定 | 第26-27页 |
| ·光谱数据的去噪处理 | 第27-29页 |
| ·针对四种平滑降噪方法结果的分析 | 第29-32页 |
| ·Savitzky-Golay滤波法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不同程度含盐量土壤的热红外光谱特征信息的提取 | 第34-46页 |
| ·地物发射率光谱的特性 | 第34页 |
| ·土壤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的数学变换 | 第34-38页 |
| ·一阶微分变换 | 第35-36页 |
| ·对数变换 | 第36页 |
| ·倒数变换 | 第36-37页 |
| ·对数的倒数变换 | 第37页 |
| ·二阶微分变换 | 第37-38页 |
| ·基于电磁感应技术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热红外发射率光谱特征提取 | 第38-45页 |
| ·盐渍化分类介绍 | 第38-39页 |
| ·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建模 | 第39-40页 |
| ·热红外发射率光谱与土壤含盐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基于电磁感应技术和热红外发射率的土壤盐渍化模型建立 | 第46-58页 |
| ·线性及非线性回归方法 | 第46-48页 |
|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 ·基于逐步多元回归的模型建立 | 第51-55页 |
|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评价分析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2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第58-60页 |
| ·特色与创新性点 | 第60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在读期间参与导师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