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异化的“人”--弗洛伊德与培根绘画作品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7页
引言第7-8页
一、 弗洛伊德与培根成名的历史背景第8-10页
二、 卢西恩·弗洛伊德与弗朗西斯·培根第10-18页
 (一) 画家卢西恩·弗洛伊德第10-12页
  1、 卢西恩·弗洛伊德第10页
  2、 弗洛伊德的绘画语言的成熟过程第10-12页
 (二) 画家培根第12-14页
  1、 培根第12页
  2、 培根绘画语言的成熟过程第12-14页
 (三) 弗洛伊德对绘画技术层面的探索过程第14-15页
  1、 早期绘画中注重画面语言的肌理效果第14页
  2、 后期注重画面语言的厚重感及强悍的生命力第14-15页
 (四) 培根对绘画技术层面的探索过程第15-18页
  1、 早期作品——注重对人类精神的剖析第15-16页
  2、 后期作品——运用扭曲与被解构人物形象阐述社会与“人”的问题第16-18页
三、 弗洛伊德与培根的作品差异第18-25页
 (一) 弗洛伊德绘画作品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第18页
 (二) 培根的作品是对战争的反抗和呐喊第18-21页
 (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培根作品中的延伸第21-23页
 (四) 弗洛伊德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落寞第23-25页
四、 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与作品的时代意义第25-28页
 (一) 当代艺术创作的发展趋势第25页
 (二) 绘画语言与材料拓展的可能性第25-26页
 (三) 艺术作品的时代价值意义第26-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0页
后记第30页

论文共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对现代造型陶艺的简单理解与应用
下一篇:当代写实油画中的视觉“残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