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性质论文

钴基复合氧化物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形成机理及储锂性能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符号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2页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第17页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17-31页
     ·简单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9-22页
     ·混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第22-28页
     ·自支撑过渡金属氧化物第28-31页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52页
第二章 三维Co_3O_4和CoO@c纳米墙阵列:形貌控制、形成机理和储锂性能第52-77页
   ·前言第52-54页
   ·实验部分第54-56页
     ·实验试剂第54页
     ·样品制备第54-55页
     ·样品表征第55页
     ·样品的电化学测试第55-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71页
     ·样品的形貌与结构第56-58页
     ·不同实验条件下形貌分析第58-62页
     ·Co(OH)F墙阵列的形成机理第62-64页
     ·样品的物相第64-68页
     ·电化学性能第68-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第三章 温和条件下大规模合成Co_2V_2O_7六方片及其锂电性能第77-103页
   ·前言第77-78页
   ·实验部分第78-79页
     ·实验药品第78页
     ·样品制备第78页
     ·样品表征第78-79页
     ·样品的电化学测试第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96页
     ·样品的结构和构成第79-86页
     ·形貌演化第86-89页
     ·形成机理第89-92页
     ·电化学性质第92-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第四章 水热法合成Co_3V_2O_8·nH_2O六方纳米铅笔:一种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第103-141页
   ·前言第103-104页
   ·实验部分第104-106页
     ·实验药品第104页
     ·Co_3V_2O_8·nH_2O六方纳米铅笔的合成第104-105页
     ·样品表征第105页
     ·电化学测试第105-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36页
     ·结构和物相分析第106-112页
     ·形貌演变第112-127页
     ·V-Co_3O_4样品的结构分析第127-131页
     ·电化学性质第131-136页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1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4-145页
附件第145-18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甲基膦和氮杂环卡宾支持的铁、钴、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
下一篇:类石墨烯碳氮材料的结构设计、电子结构调控和光催化特性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