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现代日光温室的发展 | 第12-16页 |
·国外日光温室的发展 | 第12-13页 |
·国内日光温室的发展 | 第13-14页 |
·日光温室热湿环境及室内环境处理技术 | 第14-16页 |
·土壤空气换热器发展与应用 | 第16-17页 |
·蓄热材料 | 第17-18页 |
·土壤空气换热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课题来源 | 第23页 |
·试验与模拟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试验平台搭建及测点布置 | 第25-33页 |
·日光温室简介 | 第25-27页 |
·日光温室地理位置 | 第25页 |
·日光温室结构 | 第25-27页 |
·实验平台搭建 | 第27-29页 |
·风机与风口的设置 | 第28页 |
·水平地埋换热管与立管布置 | 第28-29页 |
·传感器的布设与调试 | 第29-33页 |
·传感器的检测与连接 | 第29-30页 |
·管内温湿度传感器布置 | 第30-31页 |
·土壤中温湿度传感器布置 | 第31-32页 |
·室外温度传感器布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试验仪器及数据测量 | 第33-37页 |
·试验仪器及测量方法 | 第33-36页 |
·风速仪 | 第33-34页 |
·GXF-II-4A管道斜流式风机 | 第34-35页 |
·LTM8901型温湿度传感器 | 第35页 |
·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 | 第35-36页 |
·试验数据的采集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试验数据的处理 | 第37-45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5页 |
·室内外温差分析 | 第37-39页 |
·土壤内测点分析 | 第39-45页 |
第五章 土壤空气换热器CFD数值计算方法 | 第45-63页 |
·FLUENT15.0 软件介绍 | 第45-50页 |
·网格技术 | 第46页 |
·数值解法 | 第46-49页 |
·模型的导入 | 第49页 |
·物理模型覆盖 | 第49页 |
·后期图像处理 | 第49-50页 |
·Fluent15.0 新功能 | 第50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几何模型网格的建立 | 第51-52页 |
·土壤空气换热器物理模型 | 第52-53页 |
·土壤空气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53-55页 |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53-55页 |
·控制方程的简化 | 第55页 |
·湍流模型 | 第55-61页 |
·k- e 双方程模型 | 第57页 |
·标准k-e湍流模型 | 第57-58页 |
·RNG k-e湍流模型 | 第58-59页 |
·可实现k-e湍流模型 | 第59-61页 |
·微分方程的求解 | 第61页 |
·显式算法 | 第61页 |
·隐式算法 | 第61页 |
·边界条件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土壤空气换热器模型验证及结论 | 第63-83页 |
·网格独立性考察与有效性验证 | 第63-66页 |
·网格独立性考察 | 第63-65页 |
·网格有效性验证 | 第65-66页 |
·不同风速下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76页 |
·不同风速下系统换热量与COP分析 | 第66-70页 |
·不同风速下土壤空气换热器特征时间点温度沿管长方向变化规律 | 第70-73页 |
·不同风速下各测点温度值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73-76页 |
·不同蓄热材料模拟结果分析 | 第76-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