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层熔融结晶分离净化磷酸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磷酸生产工艺 | 第12页 |
·磷酸净化精制技术 | 第12-14页 |
·磷酸物性及应用 | 第14-15页 |
·熔融结晶简介 | 第15-20页 |
·方法简介 | 第15-16页 |
·分离纯化原理 | 第16-19页 |
·操作分类 | 第19页 |
·应用 | 第19-20页 |
·层熔融结晶技术 | 第20-24页 |
·操作模式 | 第20-21页 |
·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结晶器及过程 | 第22-24页 |
·磷酸熔融结晶研究 | 第24-25页 |
·悬浮结晶分离磷酸 | 第24页 |
·层熔融结晶分离磷酸 | 第24-25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第25-26页 |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25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7-34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8-34页 |
·磷酸质量分数测定 | 第28-30页 |
·铁离子测定 | 第30-31页 |
·氟离子测定 | 第31-32页 |
·磷酸晶层平均厚度测定 | 第32-34页 |
第3章 磷酸层熔融结晶过程实验研究 | 第34-56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4页 |
·实验装置 | 第34-36页 |
·实验内容及步骤 | 第36-37页 |
·理论 | 第37-39页 |
·晶层生长速率 | 第37页 |
·磷酸晶层有效导热系数计算 | 第37-39页 |
·杂质分配系数 | 第3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5页 |
·体系温度分布 | 第39-42页 |
·成核和初始晶层 | 第42-44页 |
·晶层生长速率 | 第44-46页 |
·磷酸晶层平均厚度 | 第46-48页 |
·晶层有效导热系数 | 第48-50页 |
·液相包埋现象 | 第50-51页 |
·H_2O、Fe~(3+)和F~-的分配系数 | 第51-53页 |
·发汗过程 | 第53-55页 |
·实验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磷酸层结晶过程数学模型 | 第56-65页 |
·层结晶过程体系温度分布 | 第56-58页 |
·模型假设与温度分布 | 第56-57页 |
·实验比较 | 第57-58页 |
·晶层生长过程 | 第58-62页 |
·模型生长假定 | 第58页 |
·热量衡算 | 第58-61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61-62页 |
·晶层有效导热系数 | 第62-63页 |
·发汗纯化过程 | 第63-65页 |
·包埋与杂质 | 第63页 |
·发汗纯化机理 | 第63-65页 |
第5章 磷酸转鼓熔融结晶器实验研究与多级连续工艺 | 第65-74页 |
·磷酸转鼓熔融过程及设备 | 第65-68页 |
·工作原理 | 第65页 |
·设计要求 | 第65-66页 |
·具体规格参数 | 第66-68页 |
·试验运行 | 第68-71页 |
·成核和初始晶膜 | 第68-69页 |
·生产能力 | 第69-70页 |
·分离效率和液体包埋 | 第70-71页 |
·连续性层熔融分离净化磷酸工艺 | 第71-74页 |
·多级转鼓结晶 | 第72页 |
·转鼓熔融结晶-湿法发汗纯化 | 第72-73页 |
·转鼓熔融结晶-干法发汗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实验展望和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