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麦克拉伦实验动画的创作概述 | 第12-20页 |
·麦克拉伦的创作背景 | 第12-13页 |
·麦克拉伦实验动画的创作历程 | 第13-18页 |
·英国与美国时期(1936—1941) | 第13-16页 |
·加拿大时期(1941-1987) | 第16-18页 |
·麦克拉伦实验动画的类型 | 第18-20页 |
第2章 先锋性的创作理念 | 第20-24页 |
·动画运动概念的提出 | 第20-21页 |
·抽象与具象的对抗——潜意识的探索 | 第21-22页 |
·独立的制作理念 | 第22-24页 |
第3章 创作手法的创新 | 第24-33页 |
·多样化材质的应用 | 第24-27页 |
·技术的创新 | 第27-29页 |
·柔化动画技术 | 第27-28页 |
·失常动画技术 | 第28-29页 |
·视听语言的功能性探索 | 第29-33页 |
·听觉的可视化呈现——音乐与图像的互文 | 第29-31页 |
·色彩的实验性 | 第31-33页 |
第4章 麦克拉伦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 第33-38页 |
·和平的倡导与生命的关怀 | 第33-36页 |
·动画艺术的教育与传播 | 第36-38页 |
第5章 麦克拉伦创作对我国动画的启示 | 第38-44页 |
·对“中国学派”的启示 | 第38-42页 |
·创作理念的差异——“劝导的意义”与“人性的挖掘” | 第38-40页 |
·市场与政府——实验动画发展的外力支持 | 第40-42页 |
·对学院作品创作的启示 | 第42-44页 |
·学院作品的界定及其问题 | 第42页 |
·学院作品的培养与创新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