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 | 第14-24页 |
第一节 周藩概说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周藩著述、刻书之背景 | 第16-24页 |
一、真假虚实的“亲亲之义” | 第16-19页 |
二、文化熏陶和藏书之富 | 第19-21页 |
三、雄厚的经济基础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周藩著述考辨 | 第24-40页 |
第一节 朱橚著述考辨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朱有燉、朱有爌、朱有光著述考辨 | 第26-33页 |
一、朱有燉著述考辨 | 第26-32页 |
二、朱有爌著述考辨 | 第32页 |
三、朱有光著述考辨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朱安、朱安淤、朱安 著述考辨 | 第33-34页 |
一、朱安 著述考辨 | 第33页 |
二、朱安淤著述考辨 | 第33页 |
三、朱安 著述考辨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朱睦、朱睦横、朱勤美著述考辨 | 第34-40页 |
一、朱睦 著述考辨 | 第34-38页 |
二、朱睦横及其子孙著述考辨 | 第38页 |
三、朱勤美著述考辨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周藩刻书考辨 | 第40-58页 |
第一节 明前期周藩刻书考辨 | 第41-47页 |
第二节 明中期周藩刻书考辨 | 第47-53页 |
第三节 明后期及刊刻年代不详的周藩刻书考辨 | 第53-58页 |
一、明后期周藩刻书考辨 | 第53-54页 |
二、刊刻年代不详的周藩刻书考辨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与周藩著述、刻书的价值 | 第58-68页 |
第一节 周藩代表人物的个人成就 | 第58-63页 |
一、朱橚在农学、医学及文学上的成就 | 第58-60页 |
二、朱有燉在书法、诗歌和戏曲上的成就 | 第60-62页 |
三、朱睦 在藏书、经史及教育上的成就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周藩著述、刻书的特点与价值 | 第63-68页 |
一、周藩著述、刻书的特点 | 第63-65页 |
二、周藩刻书的价值 | 第65-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