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汽油机配气机构力学分析及性能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配气机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配气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 | 第18页 |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配气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 第20-29页 |
·配气凸轮型线设计方法 | 第20-23页 |
·凸轮缓冲段 | 第20-22页 |
·凸轮工作段 | 第22-23页 |
·凸轮型线设计准则 | 第23-26页 |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模型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原机配气机构模型搭建及分析 | 第29-48页 |
·配气机构模拟计算模型 | 第29-35页 |
·配气机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 | 第30-31页 |
·模型参数设置 | 第31-35页 |
·原机配气机构运动学分析 | 第35-43页 |
·原机挺柱直径 | 第37-38页 |
·原机凸轮曲率半径 | 第38-39页 |
·原机润滑系数 | 第39-40页 |
·原机正加速度宽度与K系数 | 第40-41页 |
·原机气门弹簧裕度 | 第41-42页 |
·原机凸轮转矩 | 第42-43页 |
·原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 | 第43-47页 |
·原机气门动力学升程、速度及加速度 | 第43-44页 |
·原机气门落座力 | 第44-45页 |
·原机挺柱接触应力 | 第45-46页 |
·原机气门弹簧动力学特性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配气机构优化及分析 | 第48-59页 |
·配气机构凸轮型线再设计 | 第48-50页 |
·缓冲段设计 | 第49页 |
·工作段设计 | 第49-50页 |
·配气机构优化方案运动学分析 | 第50-54页 |
·优化方案挺柱直径 | 第52页 |
·优化方案凸轮曲率半径及润滑系数 | 第52-53页 |
·优化方案正加速度宽度和K系数 | 第53页 |
·优化方案气门弹簧裕度及凸轮转矩 | 第53-54页 |
·配气机构优化方案动力学分析 | 第54-57页 |
·优化方案气门升程、速度、加速度 | 第54-55页 |
·优化方案气门落座冲击分析 | 第55-56页 |
·优化方案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应力 | 第56页 |
·优化方案气门弹簧动力学特性 | 第56-57页 |
·原机与优化方案配气机构对比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发动机性能优化 | 第59-66页 |
·原机性能标定 | 第59-62页 |
·发动机台架试验 | 第59-60页 |
·性能计算模型搭建 | 第60-61页 |
·模型标定 | 第61-62页 |
·优化方案性能分析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