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简要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城乡统筹的内涵 | 第19-20页 |
·空间格局 | 第20-21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城乡融合理论 | 第21-22页 |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 第22-23页 |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第23-25页 |
3 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 第25-44页 |
·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价 | 第25-3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7页 |
·测度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模型选择 | 第27-30页 |
·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 第30-34页 |
·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可视化描述 | 第34-36页 |
·空间统计方法简介 | 第36-39页 |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Moran's Ⅰ指数 | 第37-38页 |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Moran散点图及LISA值 | 第38-39页 |
·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空间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 | 第39页 |
·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4 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 | 第44-50页 |
·影响因素概述 | 第44-45页 |
·四种类型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0页 |
·高—高型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低—高型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低—低型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高—低型区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0页 |
5 优化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政策建议 | 第50-55页 |
·加强政策引导,分类发展不同类型的集聚区域 | 第50-51页 |
·加强区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的作用 | 第51-52页 |
·突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第51页 |
·重视区内交流与合作 | 第51-52页 |
·大力支持城乡统筹落后地区的发展 | 第52-53页 |
·加大对城乡统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 第52-53页 |
·重点突破城乡统筹落后地区的农村发展 | 第53页 |
·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