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骨干自交系黄早四与掖478双向BC3的品质分析及CSSLs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1 前言第11-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数量性的研究及QTL定位第12-15页
     ·导入系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第15-17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研究材料与田间试验第20页
   ·性状调查第20-21页
   ·品质检测第21页
   ·基因型鉴定第21-23页
     ·DNA提取与纯化第21-22页
     ·PCR扩增第22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2-23页
   ·统计分析第23-24页
     ·品质分析第23页
     ·其它分析第23-24页
3 结果第24-38页
   ·双向BC_3回交群体品质分析第24-29页
     ·黄早四与掖478的品质分析第24-25页
     ·双向BC_3的淀粉含量分析第25-26页
     ·双向BC_3的蛋白质含量分析第26-27页
     ·双向BC_3的油含量分析第27-28页
     ·双向BC_3的赖氨酸含量分析第28页
     ·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第28-29页
   ·CSSLS群体的构建第29-33页
     ·导入片段评价第29-33页
   ·BC_3S_1与双亲的多重比较第33-37页
     ·BC_3S_1与双亲生育期的多重比较分析第33页
     ·BC_3S_1与双亲农艺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第33-34页
     ·BC_3S_1与双亲产量相关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第34-37页
   ·掖478 CSSLS 籽粒相关性状的初步定位第37-38页
4 讨论第38-42页
   ·双向导入系BC_3品质分析比较第38-39页
   ·CSSLS构建的评价第39-40页
   ·BC_3S_1与双亲的多重比较的分析第40-41页
   ·相关性状初步定为分析第41-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附录第50-5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滴灌条件下不同覆膜方式的节水增产效应研究
下一篇:转DREB3基因抗旱大豆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