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金流的不法公职人员洗钱行为预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状况研究 | 第18-20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中的资金流特征 | 第20-22页 |
·预警研究 | 第22-23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预警研究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中的资金流特征分析 | 第24-32页 |
·上游资金来源的分类研究 | 第24-26页 |
·下游资金转移途径的分类研究 | 第26-30页 |
·资金流特征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与资金流特征的数据采集 | 第32-40页 |
·案例信息表的设计 | 第32-33页 |
·数据来源 | 第33-37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9页 |
·不法公职人员的个人特征 | 第37-38页 |
·不法公职人员的工作特征 | 第38页 |
·不法公职人员的环境特征 | 第38-39页 |
·不法公职人员的资金流特征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预警模型构建 | 第40-54页 |
·因子分析法概述 | 第40-41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2页 |
·因子分析模型流程 | 第42页 |
·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 第42-44页 |
·构造因子分析模型 | 第44-51页 |
·提取公因子 | 第44-46页 |
·因子旋转 | 第46-49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51页 |
·综合预警指数分析 | 第51-52页 |
·公职人员洗钱行为预警模型应用实例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