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研究进展 | 第11-38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药理学活性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2-17页 |
·抗病毒活性 | 第17-18页 |
·杀虫活性 | 第18-19页 |
·其他生物活性 | 第19-20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第20-28页 |
·A环的修饰改造 | 第21-22页 |
·B环的修饰改造 | 第22-23页 |
·C环的修饰改造 | 第23-25页 |
·D环的修饰改造 | 第25-27页 |
·E环的修饰改造 | 第27-28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第二章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设计思想 | 第38-46页 |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 | 第38-41页 |
·药物拼合原理 | 第41-43页 |
·局部修饰 | 第43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设计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C环4位C-N连接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Part Ⅰ) | 第46-55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化学合成 | 第47-49页 |
·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49-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化合物结构确定 | 第50-52页 |
·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四章 C环4位C-N连接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Part Ⅱ) | 第55-63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化学合成 | 第56页 |
·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化合物结构确定 | 第56-60页 |
·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五章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和3h诱导HeLa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 第63-75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实验部分 | 第64-69页 |
·仪器及材料 | 第64-65页 |
·流式细胞术PI单染法测定细胞周期 | 第65-66页 |
·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 | 第66-67页 |
·Westerm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 第67-6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和3h对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9-70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和3h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 第70-71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和3h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六章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和3h对微管蛋白和TOPO Ⅱ抑制作用的研究 | 第75-84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9页 |
·仪器及材料 | 第76-77页 |
·免疫荧光测定微管蛋白聚合能力 | 第77-78页 |
·kDNA去连环实验检测DNA-TOPO Ⅱ的催化活性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9-82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g对微管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 | 第79-80页 |
·鬼臼毒素类衍生物3h对DNA-TOPO Ⅱ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4-86页 |
·总结 | 第84-85页 |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第85-86页 |
第八章 附图 | 第86-12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