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4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有机太阳能的发展 | 第11-12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2-15页 |
·光子吸收和激子的产生 | 第13-14页 |
·激子的扩散 | 第14页 |
·电荷分离 | 第14-15页 |
·电荷收集 | 第15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 | 第15-19页 |
·单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 | 第15-16页 |
·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平面异质结) | 第16-17页 |
·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 | 第17页 |
·反向器件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17-18页 |
·叠层器件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18-19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19-23页 |
·开路电压(V_(OC)) | 第19-20页 |
·短路电流(J_(SC)) | 第20-21页 |
·填充因子(FF) | 第21页 |
·载流子迁移率(μ) | 第21-22页 |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效率 | 第22-23页 |
·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 | 第23-32页 |
·P 型材料:聚合物 | 第23-28页 |
·P 型材料:小分子 | 第28-30页 |
·N 型材料 | 第30-32页 |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2章 稠环结构二噻吩并[6,5-b:10,11-b’]-8H-环戊并[1,2-b:4,3-b’]二菲衍生物类新型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 第34-59页 |
·前言 | 第34-39页 |
·合成路线 | 第39-42页 |
·目标单体合成路线 | 第39-40页 |
·目标聚合物合成路线 | 第40-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51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2-44页 |
·测试表征仪器及条件 | 第44页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与表征 | 第44-47页 |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合成 | 第51-52页 |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52页 |
·聚合物的光吸收 | 第52-54页 |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噻吩和苯环对稠环结构性质影响 | 第59-74页 |
·前言 | 第59-61页 |
·合成路线 | 第61-63页 |
·目标单体合成路线 | 第61-62页 |
·目标聚合物合成路线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3-65页 |
·测试表征仪器与条件 | 第65页 |
·目标化合物合成步骤与表征 | 第65-68页 |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8-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2页 |
·合成 | 第69-70页 |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70页 |
·聚合物的光吸收 | 第70-72页 |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