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縮略词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3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廉价能源的衰落 | 第12-13页 |
| ·我国对能源需求正在迅速上升 | 第13页 |
| ·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 第13页 |
| ·开发“可持续性能源” | 第13-14页 |
| ·生物质能源 | 第14-18页 |
| ·从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 | 第15-16页 |
| ·生物燃料的CO_2减排效果 | 第16-17页 |
| ·生物燃料的分类 | 第17页 |
| ·主要生物燃料的商业化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纤维素乙醇研究面临的科学挑战 | 第18页 |
| ·植物木质素合成途径的研究 | 第18-26页 |
| ·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 | 第18-19页 |
| ·木质素在植物体内的功能 | 第19-20页 |
| ·木质素单体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家族 | 第20-26页 |
| ·桉树基因组学研究 | 第26页 |
| ·如何确定“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 | 第26-31页 |
| ·插入诱变技术 | 第27-29页 |
| ·TILLING-高通量点突变筛选方法 | 第29页 |
| ·RNAi(RNA干扰) | 第29-31页 |
| ·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 | 第31-35页 |
| ·可用于植物基因敲除系统的比较研究 | 第31-34页 |
|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 | 第34-35页 |
| ·Cas9蛋白酶在真核生物上基因打靶的运用 | 第35页 |
| ·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35-38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 第2章 赤桉木质素单体合成途径中的基因家族克隆研究 | 第38-7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7页 |
| ·基因数据库来源 | 第38页 |
| ·研究的前期工作 | 第38-39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9-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72页 |
| ·木质素合成途径的基因挖掘 | 第47-58页 |
| ·赤桉木质素单体合成基因的全长克隆 | 第58-7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72-76页 |
| 第3章 赤桉木质素单体合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 第76-9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 ·基因来源 | 第76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 | 第76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76-7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7-94页 |
| ·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分析 | 第77-81页 |
| ·家族成员的蛋白质功能结构域和基因进化分析 | 第81-92页 |
| ·关键调控基因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 | 第92-94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94-98页 |
| 第4章 赤桉木质素单体合成关键基因的时空表达与可变剪接研究. | 第98-11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8-10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98-99页 |
| ·实验方法 | 第99-10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6页 |
| ·赤桉调控木质素单体比例关键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100-104页 |
| ·赤桉CCoAOMT1基因可变剪接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104-10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106-112页 |
| ·赤桉调控木质素单体比例关键基因的时空表达 | 第107-108页 |
| ·赤桉CCoAOMT1基因的可变剪切的时空表达情况 | 第108-11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2-116页 |
| ·结论 | 第112-114页 |
| ·创新点 | 第114页 |
| ·研究展望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3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32-134页 |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