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10页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的结构以及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1-1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及评述 | 第13-14页 |
·国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及评述 | 第14-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粮食价格及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因素分析 | 第17-26页 |
·粮食价格理论体系 | 第17-18页 |
·粮食价格波动理论 | 第18-19页 |
·粮食价格波动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页 |
·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 | 第18页 |
·粮食价格波动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 第19-24页 |
·全球经济形势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20页 |
·大国粮食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20-21页 |
·国际能源价格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21-22页 |
·汇率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22-24页 |
·其他因素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国际粮食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6-34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6-29页 |
·模型说明 | 第29-30页 |
·序列平稳性与随机性检验 | 第29页 |
·模型定阶 | 第29-30页 |
·动态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30-33页 |
·平稳性检验和随机性检验 | 第30-31页 |
·模型拟合 | 第31页 |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 | 第31-32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34-39页 |
·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影响 | 第34-35页 |
·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传导机制 | 第35-37页 |
·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现货传导机制 | 第35-36页 |
·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期货市场价格传导路径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六章 中国参与粮食定价权的策略 | 第39-44页 |
·通过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来参与国际粮食定价权 | 第39-40页 |
·制定合身的发展战略与决策 | 第39页 |
·加强应对全球经济波动风险的能力 | 第39-40页 |
·实施企业联盟和走出去战略来影响大国粮食价格 | 第40页 |
·实施企业联盟,争取国际价格谈判优势 | 第40页 |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40页 |
·发展期货市场,影响国际能源价格来参与国际粮食定价权 | 第40-42页 |
·健全期货市场监管机制 | 第40-41页 |
·培育套期保值主体 | 第41页 |
·放宽投资主体的限制,提高市场流动性 | 第41页 |
·增加粮食期货交易品种 | 第41-42页 |
·规范现货市场交易秩序 | 第42页 |
·制定弹性的汇率机制来参与国际粮食定价权 | 第42-43页 |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建立适当的人民币汇率波幅区间 | 第42页 |
·培育健全的外汇金融市场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