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筒基岩冻结法施工解冻水害治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井筒冻结法施工技术 | 第9-10页 |
·壁后注浆技术 | 第10-11页 |
·射孔注浆技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冻结孔环状空间导水机理 | 第15-24页 |
·胡家河矿井井筒水文地质条件 | 第15-18页 |
·胡家河矿井概况 | 第15-16页 |
·主要含(隔)水岩组 | 第16-17页 |
·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第17-18页 |
·冻结法施工水害机理分析 | 第18-22页 |
·实验方法 | 第18页 |
·实验参数 | 第18-19页 |
·F-RFPA模拟计算 | 第19-22页 |
·环状空间涌水量预计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环形措施巷参数 | 第24-35页 |
·环形措施巷的布置层位 | 第24页 |
·环形措施巷与井壁的合理距离 | 第24-31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FLAC~(3D)模拟计算 | 第25页 |
·模拟工况 | 第25-26页 |
·屈服准则与模拟参数 | 第2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模拟计算循环分区及监测点布置 | 第2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环形措施巷的断面 | 第31-34页 |
·数值模拟 | 第32-33页 |
·分析结果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环形措施巷及耳硐掘进 | 第35-48页 |
·地层资料及爆破开挖断面 | 第35页 |
·环形措施巷及耳硐施工工序 | 第35-37页 |
·环形措施巷爆破设计 | 第37-42页 |
·工程特点及爆破方案选择 | 第37页 |
·爆破参数设计 | 第37-39页 |
·爆破地震效应的安全设计 | 第39页 |
·炮眼布置图 | 第39-41页 |
·炮眼装药结构图 | 第41页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41页 |
·起爆网路及方法 | 第41页 |
·技术关键 | 第41-42页 |
·耳硐爆破设计 | 第42-46页 |
·工程特点及爆破方案选择 | 第42页 |
·爆破参数设计 | 第42-44页 |
·爆破地震效应的安全设计 | 第44页 |
·炮眼布置图 | 第44-45页 |
·炮眼装药结构图 | 第45页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45-46页 |
·起爆网路及方法 | 第46页 |
·技术关键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环形措施巷及耳硐支护 | 第48-53页 |
·环形措施巷支护设计 | 第48-50页 |
·主动锚杆设计 | 第48-49页 |
·支护参数 | 第49-50页 |
·耳硐支护方案 | 第50-52页 |
·主动支护锚杆设计 | 第50-51页 |
·被动支护钢棚设计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冻结管和环状空间封堵 | 第53-58页 |
·冻结管位置探测 | 第53-55页 |
·探测仪器 | 第53-54页 |
·探测结果 | 第54-55页 |
·处理冻结管 | 第55-56页 |
·冻结管内注浆 | 第56-57页 |
·冻结管外环状空间注浆 | 第57页 |
·封堵工艺参数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7 胡家河矿井治水实践及效果评价 | 第58-81页 |
·胡家河矿井治水过程概述 | 第58-61页 |
·涌水量监测 | 第61-62页 |
·变形监测 | 第62-80页 |
·变形监测方案 | 第62-65页 |
·变形监测分析 | 第65-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8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