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防控研究--以建设银行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论述和研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3-27页 |
·市场风险理论概述 | 第13-16页 |
·市场风险基本定义 | 第13-14页 |
·市场风险分类 | 第14-15页 |
·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信用风险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信用风险基本定义 | 第16-17页 |
·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 | 第17页 |
·零售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 第17-20页 |
·操作风险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操作风险基本定义 | 第20-21页 |
·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 第21-22页 |
·个人贷款主要风险 | 第22-27页 |
·假个贷造成的风险 | 第23-24页 |
·社会征信系统不完善造成的风险 | 第24页 |
·楼盘项目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管理不力的风险 | 第25-27页 |
3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7-53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历史沿革 | 第27-28页 |
·发展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 | 第27页 |
·发展第二阶段(1987年-1993年) | 第27-28页 |
·第三阶段(1994年-1999年) | 第28页 |
·第四阶段(2000年-2004年) | 第28页 |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 | 第28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品种 | 第28-29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特点 | 第29页 |
·个人住房贷款种类的划分 | 第29-30页 |
·当前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主要风险点 | 第30-34页 |
·个人新建住房贷款风险点 | 第31-32页 |
·个人再交易住房贷款风险点 | 第32-33页 |
·个人商业用房贷款风险点 | 第33-34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制度梳理及分析 | 第34-46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制度 | 第34-38页 |
·个人住房贷款产品要素设置的风控考虑 | 第38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机构设置的风控考虑 | 第38-40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岗位设置的风控考虑 | 第40-43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流程风险控制 | 第43-46页 |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楼盘准入的风险控制 | 第46页 |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概况 | 第46-53页 |
·全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概况 | 第46-47页 |
·四川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概况及分析 | 第47-53页 |
4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压力测试 | 第53-56页 |
·压力因素及承压指标 | 第53页 |
·建模数据来源 | 第53页 |
·压力测试模型构建 | 第53-55页 |
·压力情景假设及测试结果 | 第55-56页 |
5 提高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水平的建议 | 第56-63页 |
·加快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 第56-57页 |
·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 | 第56页 |
·将非商业银行融资机构客户信用数据纳入监管 | 第56-57页 |
·优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 | 第57-59页 |
·优化个贷专业机构经营模式 | 第57-58页 |
·完善个贷岗位不相容管理制度 | 第58页 |
·优化个人住房贷款审批制度 | 第58-59页 |
·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监测 | 第59-61页 |
·建立持续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制度 | 第59-60页 |
·建立个人客户行业风险状况监测机制 | 第60-61页 |
·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压力测试的研究 | 第61页 |
·加强产品创新 | 第61-63页 |
·加快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 | 第61页 |
·以产品、服务创新提升风险控制水平 | 第61-63页 |
6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