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 问题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壮族民间传说与壮族当代文学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壮族民间传说简述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壮族民间传说的崇高因子 | 第15-19页 |
一、 壮族传说的崇高特质 | 第16-18页 |
二、 崇高:壮族民间传说的生发血脉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壮族当代文学概说 | 第19-23页 |
第二章 初萌期:以民间传说为生发点 | 第23-31页 |
第一节 民间传说向作家文学的初进军 | 第23-26页 |
第二节 陆地和韦其麟作品中的民间传说元素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壮族作家文学登场:英雄期审美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寻根期:民间传说的复魅 | 第31-40页 |
第一节 “百越境界”中的民族书写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民族崇高的重建:“岜来”审美场 | 第35-40页 |
第四章 回落期:民族身份的现代转换 | 第40-49页 |
第一节 “88 新反思”与文学新桂军:作家身份问题 | 第41-44页 |
第二节 红水河叙事:民族与现代的碰撞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底层叙事:大众审美场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