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相变材料的化学分类 | 第14-18页 |
·有机相变材料 | 第15-16页 |
·无机相变材料 | 第16-17页 |
·共熔晶复合相变材料 | 第17-18页 |
·相变材料的筛选原则 | 第18-20页 |
·热性能 | 第18-19页 |
·物理性能 | 第19页 |
·动力学 | 第19页 |
·化学性质 | 第19-20页 |
·经济效益 | 第20页 |
·高分子基固-固相变材料 | 第20-22页 |
·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分类 | 第20页 |
·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聚乙二醇(PEG)在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上的运用 | 第21-22页 |
·相变材料的主要运用 | 第22-27页 |
·太阳能领域 | 第22-24页 |
·建筑领域 | 第24-25页 |
·纺织领域 | 第25-26页 |
·其他 | 第26-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PEG基线型共聚物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第29-41页 |
·前言 | 第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实验步骤 | 第30-33页 |
·前期准备 | 第30-31页 |
·线型共聚物的合成 | 第31-33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33-34页 |
·红外光谱(IR)表征 | 第33页 |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 | 第33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3页 |
·热重(TG)分析 | 第33页 |
·差式量热扫描仪(DSC)分析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线型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线型共聚物相变材料的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晶形态 | 第35-36页 |
·线型共聚物相变材料的XRD分析 | 第36页 |
·线型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热重分析 | 第36-38页 |
·线型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相行为分析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PEG基梳状共聚物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第41-58页 |
·前言 | 第41页 |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步骤 | 第42-46页 |
·前期准备 | 第42-43页 |
·梳状共聚物的合成 | 第43-46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6-47页 |
·红外光谱(IR)表征 | 第46-47页 |
·偏光显微镜(POM)观察 | 第47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7页 |
·热重(TG)分析 | 第47页 |
·差式量热扫描仪(DSC)分析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6页 |
·梳状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9页 |
·梳状共聚物相变材料的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晶形态 | 第49-51页 |
·梳状共聚物相变材料的XRD分析 | 第51页 |
·梳状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1-53页 |
·梳状共聚物相变材料的相变行为 | 第53-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主链PEG和侧链MPEG分子量与相变性能的关系 | 第58-63页 |
·前言 | 第58页 |
·主链PEG及侧链MPEG分子量对梳状共聚物相变性能的影响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