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20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三)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一、 农村微型金融的基础理论 | 第20-25页 |
(一) 农村微型金融的内涵 | 第20-22页 |
1.各国学者对微型金融的定义 | 第20-21页 |
2.对微型金融定义的评价 | 第21-22页 |
(二) 农村金融创新理论 | 第22页 |
(三)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 第22-23页 |
(四)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3页 |
(五) 农村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3-25页 |
二、 中外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环境的异同分析 | 第25-30页 |
(一)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分析 | 第25-28页 |
1.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自然环境 | 第25-26页 |
2.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26-28页 |
3.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经济环境 | 第28页 |
(二) 国外农村微型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 | 第28-30页 |
三、 中外农村微型金融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0-42页 |
(一)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0-35页 |
1. 印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30-31页 |
2. 墨西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31-33页 |
3.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33-35页 |
(二) 农村微型金融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5-39页 |
1. 孟加拉乡村银行:目标聚集模式+成本优先模式 | 第36-37页 |
2.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目标聚集模式 | 第37页 |
3. 美国社区银行:成本优先模式 | 第37-38页 |
4. 中国:差异化经营模式 | 第38-39页 |
(三) 农村微型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9-42页 |
1. 日本农村微型金融的风险管理 | 第39-40页 |
2. 法国农村微型金融的风险管理 | 第40-41页 |
3. 中国农村微型金融的风险管理 | 第41-42页 |
四、 中外农村微型金融业务的比较分析 | 第42-50页 |
(一) 农村微型金融资产业务的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1. 孟加拉国农村微型金融资产业务 | 第42-44页 |
2. 中国农村微型金融资产业务 | 第44-46页 |
(二) 农村微型金融负债业务的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1. 孟加拉国农村微型金融的负债业务 | 第46页 |
2. 中国农村微型金融的负债业务 | 第46-47页 |
(三) 农村微型金融其他业务的比较分析 | 第47-50页 |
1. 孟加拉农村微型金融的其他业务 | 第47-48页 |
2. 中国农村微型金融的其他业务 | 第48-50页 |
五、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50-53页 |
(一) 财务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 第50页 |
(二) 管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 第50-51页 |
(三) 业务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 第51-52页 |
(四) 监管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