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开采沉陷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几何理论研究 | 第9-10页 |
·力学模型研究 | 第10页 |
·数值模型研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采空区地表沉陷基本规律及实例分析 | 第13-26页 |
·采空区沉陷基本规律 | 第13-17页 |
·采空区上覆岩体移动形式 | 第13页 |
·采空区上覆岩体空间破坏特征 | 第13-14页 |
·采空区地表的变形特征 | 第14-16页 |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 | 第16-17页 |
·小岭铁矿地表移动规律实例分析 | 第17-23页 |
·小岭铁矿采空区上覆岩体移动规律及对地表的影响 | 第17页 |
·小岭铁矿地表塌陷坑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 第17-19页 |
·小岭铁矿地表变形监测及分析 | 第19-23页 |
·塌陷区管理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地表沉陷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 第26-38页 |
·数值分析构建 | 第26-29页 |
·网格划分及模型 | 第26-27页 |
·模型介质力学参数及模型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介质力学模型与破坏准则 | 第28页 |
·数值分析监测点 | 第28-29页 |
·+130m水平中段开挖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沉降分析 | 第29-32页 |
·水平移动分析 | 第32-33页 |
·+120m水平中段开挖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沉降分析 | 第33-36页 |
·水平移动分析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地表沉陷可视化处理研究 | 第38-64页 |
·地表沉陷可视化模型的构建过程 | 第38-39页 |
·地表沉陷可视化常用处理手段 | 第39-41页 |
·地表沉陷可视化处理的意义 | 第41-42页 |
·基于surfer和flac3d的地表沉陷可视化处理 | 第42-63页 |
·surfer软件功能 | 第42页 |
·内插方法的选择 | 第42页 |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原理 | 第42-43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43-44页 |
·图形绘制 | 第44-57页 |
·等值线图数字化 | 第57-58页 |
·等值线图的剖切 | 第58-62页 |
·体积计算原理及过程 | 第62-63页 |
·可视化结果与现场塌陷区对比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