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有关政府在参与式灌溉管理中的扶持政策和作用的研究 | 第10-11页 |
·有关用水协会的研究 | 第11-12页 |
·有关微观经济主体—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行为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有关农户对用水协会满意度的研究 | 第13-14页 |
·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16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和管护主体间博弈关系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小农水管护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第18-23页 |
·政府和用水协会围绕管护补贴资金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19页 |
·灌区与用水者协会围绕水费分成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19-21页 |
·规模户与普通用水户围绕是否缴纳水费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3 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管护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3-30页 |
·农户所在村的区域特征 | 第23-24页 |
·农户样本分布及农业用水水源 | 第23页 |
·农田灌溉用水的水库特征 | 第23-24页 |
·灌溉水库建设时间及管护情况 | 第24页 |
·村庄排灌系统的配套情况 | 第24页 |
·农户家庭资源禀赋及生产经营特征 | 第24-26页 |
·农户家庭资源禀赋 | 第24-26页 |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 | 第26页 |
·用水协会模式 | 第26-27页 |
·农户政策认知特征及参与意愿 | 第27-29页 |
·农户认知特征 | 第27-28页 |
·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及原因 | 第28-29页 |
·启示 | 第29-30页 |
4 农户参与小农水用水协会管护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8页 |
·农户参与管护满意度的计量模型 | 第30-31页 |
·农户满意度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31页 |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品质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34页 |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3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3-34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及讨论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5 农户参与小农水用水协会的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江西省农户参与小农水用水协会管护的基本情况 | 第38页 |
·典型案例分析 | 第38-42页 |
·案例 1 万载县双桥镇百年鲤陂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 | 第38-40页 |
·案例 2 于都县红旗陂灌区用水协会的管护模式 | 第40-42页 |
6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小农水工程建设和管护并重,完善配套设施 | 第42-43页 |
·加大管护资金扶持力度,为农户参与小农水用水协会管护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3页 |
·完善用水协会的组织机制,合理收取会费,提高协会工作效率 | 第43-44页 |
·建立合理的用水机制,保障用水的效率 | 第44-45页 |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提高农户农业收入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