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前纺工序控制系统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前纺工序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8页 |
| ·UHMW-PE纤维熔体纺丝工艺 | 第16页 |
| ·前纺工序设备组成与分析 | 第16-20页 |
| ·前纺工序生产线设备组成 | 第16-17页 |
| ·挤出机系统分析 | 第17-19页 |
| ·熔体泵分析 | 第19页 |
| ·七辊牵伸机分析 | 第19-20页 |
| ·控制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7页 |
|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 第21页 |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 ·设备选型 | 第22-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网络通信系统 | 第28-37页 |
| ·PROFIBUS总线 | 第28页 |
| ·PROFIBUS-DP总线协议 | 第28-30页 |
| ·PROFIBUS-DP分析 | 第28-29页 |
| ·PROFIBUS-DP功能特性 | 第29页 |
| ·PROFIBUS-DP GSD文件 | 第29-30页 |
| ·PROFIBUS-DP网络通信的实现 | 第30-36页 |
| ·变频器通信设置 | 第30-31页 |
| ·PCC通过总线对变频器控制 | 第31-34页 |
| ·通过总线修改变频器参数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第37-45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7-39页 |
| ·坐标变换 | 第37-38页 |
| ·永磁同步电机d-q坐标下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 | 第39-41页 |
|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 | 第39-40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45-64页 |
|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 ·控制系统主电路 | 第45-46页 |
| ·控制电路 | 第46-48页 |
| ·挤出机改进电路 | 第48-49页 |
| ·元器件布局设计与选型安装 | 第49-55页 |
| ·低压元器件选型 | 第50-52页 |
| ·元器件的布局设计与安装 | 第52-54页 |
| ·电控柜操作面板布置 | 第54-55页 |
| ·线缆选型和安装布置 | 第55-56页 |
| ·传感器选型和安装 | 第56-60页 |
| ·传感器的选型 | 第56-57页 |
| ·传感器的接线和安装 | 第57-60页 |
| ·抗干扰措施 | 第60-63页 |
| ·电磁干扰来源分析 | 第60页 |
| ·接地与屏蔽措施 | 第60-61页 |
| ·光电隔离器 | 第61页 |
| ·PROFIBUS网络的检测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4-75页 |
| ·B&R软件设计平台分析 | 第64-65页 |
|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第65-67页 |
| ·系统网络组态 | 第65-66页 |
| ·系统硬件模块组态 | 第66-67页 |
| ·程序设计 | 第67-70页 |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70-74页 |
| ·生产线试运行结果与分析 | 第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