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灵芝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灵芝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灵芝孢子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灵芝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16页 |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灵芝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提取方法 | 第17-18页 |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主要化学成分变异规律研究 | 第21-27页 |
·材料 | 第2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1页 |
·供试样品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3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1-22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2页 |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2-23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3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23页 |
·显色稳定性试验 | 第23页 |
·加样回收率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龙芝 1 号’与‘沪农 1 号’主要成分差异分析 | 第23-25页 |
·‘龙芝 1 号’与市售赤芝破壁孢子粉主要成分差异分析 | 第25-2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HPLC 指纹图谱 | 第27-42页 |
·材料 | 第27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供试样品 | 第27页 |
·HPLC 指纹图谱 | 第27-41页 |
·色谱条件 | 第27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27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7页 |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 | 第27-28页 |
·指纹图谱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氨基酸、矿质元素组成分析 | 第42-54页 |
·材料 | 第4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2页 |
·供试样品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43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 | 第42页 |
·对照品溶液制备 | 第42-43页 |
·分析条件 | 第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龙芝 1 号’与‘沪农 1 号’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 第43-48页 |
·‘龙芝 1 号’与市售赤芝破壁孢子粉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差异分析 | 第48-51页 |
·组织类型对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54-60页 |
·材料 | 第54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4页 |
·供试样品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55页 |
·含油率 | 第54页 |
·脂肪酸组成 | 第54-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含油率 | 第55-56页 |
·脂肪酸组成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主要化学成分变异规律研究 | 第60页 |
·HPLC 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含量测定 | 第60页 |
·氨基酸、矿质元素组成分析 | 第60-61页 |
·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个人简介、发表的论文及学术交流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