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铝电解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 第14-16页 |
·铝冶金技术的历史 | 第14页 |
·铝电解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铝电解计算机控制系统型式的发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铝电解过程控制 | 第16-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本文采用的方法 | 第17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铝电解生产原理、工艺及控制要求 | 第19-27页 |
·铝电解生产原理 | 第19-20页 |
·铝电解工艺简介 | 第20-23页 |
·电解温度与电解质体系 | 第20-21页 |
·添加氟化铝带来的影响 | 第21-22页 |
·电解质水平、铝水平 | 第22页 |
·电流强度、槽电压以及极距 | 第22-23页 |
·铝电解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 第23-26页 |
·铝电解槽工作电压的工艺控制要求 | 第23-25页 |
·氧化铝浓度的工艺控制要求 | 第25-26页 |
·阳极效应的工艺控制要求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模糊控制理论 | 第27-33页 |
·模糊逻辑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模糊集合论 | 第27-28页 |
·定义 | 第27-28页 |
·模糊集合的表示方法 | 第28页 |
·模糊关系 | 第28-29页 |
·模糊逻辑 | 第29页 |
·模糊推理 | 第29-30页 |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 第30-31页 |
·模糊专家系统 | 第31-32页 |
·专家系统的概念 | 第31页 |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算法的研究 | 第33-49页 |
·模糊控制系统 | 第33-34页 |
·氧化铝下料控制 | 第34-41页 |
·槽电阻、氧化铝浓度和槽极距间的关系 | 第34-36页 |
·氧化铝浓度控制方法 | 第36-37页 |
·氧化铝浓度的专家模糊控制模式及操作 | 第37-41页 |
·基于模糊控制的氧化铝浓度控制 | 第41-44页 |
·氧化铝浓度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 第42-44页 |
·基于模糊控制的氧化铝浓度控制器的设计 | 第44-47页 |
·仿真研究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氧化铝浓度控制中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应用 | 第49-59页 |
·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在氧化铝浓度控制中的研究 | 第49-56页 |
·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49-50页 |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FNNC的设计 | 第50-53页 |
·神经网络预测器NNP的设计 | 第53-54页 |
·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 | 第54-55页 |
·通过槽电阻来控制氧化铝浓度的控制方案 | 第55-56页 |
·仿真研究 | 第56-58页 |
·离线训练 | 第56-57页 |
·在线学习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氧化铝浓度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第59-73页 |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59-60页 |
·模拟量输入模板 | 第60-67页 |
·模拟量输入通道 | 第60页 |
·采样、量化及常用的采样保持器 | 第60-61页 |
·有源Ⅰ/Ⅴ变换 | 第61-62页 |
·RCV420 | 第62页 |
·多路转换器 | 第62-64页 |
·12位A/D转换器AD1674 | 第64-67页 |
·模拟量输出模板 | 第67-71页 |
·D/A转换器 | 第67-70页 |
·D/A转换模板 | 第70-71页 |
·开关量输入输出板框图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