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国内外废水回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回用技术分类、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给水处理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 | 第12页 |
| ·给水处理工艺概述 | 第12-13页 |
| ·澄清工艺 | 第12页 |
| ·消毒 | 第12-13页 |
| ·除铁、除锰及除氟方法 | 第13页 |
| ·高平水厂废水处理系统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4-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混凝作用的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 ·混凝作用的机理概述 | 第17页 |
| ·胶体的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 ·混凝作用机理 | 第18-21页 |
| ·压缩双电层和DLVO理论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吸附-电性中和作用 | 第19页 |
| ·吸附桥联 | 第19-20页 |
| ·沉淀网捕(或卷扫) | 第20-21页 |
| ·混凝(絮凝)剂的分类 | 第21-23页 |
| ·无机絮凝剂 | 第21-22页 |
| ·有机絮凝剂 | 第22页 |
| ·无机-有机絮凝剂 | 第22-23页 |
| ·微生物絮凝剂 | 第23页 |
| ·影响混凝作用效果的因素 | 第23-27页 |
| ·废水性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 ·混凝剂的影响 | 第26页 |
| ·搅拌强度与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试验所选混凝剂的性质 | 第27-28页 |
| ·聚合氯化铝(PAC) | 第27-28页 |
| ·聚丙烯酰胺(PAM) | 第28页 |
| ·烧杯搅拌试验概述 | 第28-30页 |
| 第3章 试验部分 | 第30-34页 |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30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34页 |
| ·水厂原水水质的测定 | 第30-31页 |
| ·混凝剂的制备试验 | 第31-32页 |
| ·混凝试验 | 第32-34页 |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 ·吸光度-浊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页 |
| ·原水水质测定结果 | 第34页 |
| ·投加不同浓度的PAC对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投加量总浓度与PAC-PAM不同复配比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5-39页 |
| ·pH值对不同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静沉阶段的沉淀性能试验 | 第40-42页 |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建议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