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广义非对称金融风险测度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课题背景第14-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25-27页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27-30页
第2章 广义非对称金融风险测度公理体系的提出第30-44页
   ·金融风险的内涵第30-31页
   ·流动性的基本含义及其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第31-33页
     ·流动性的基本含义第31-32页
     ·流动性对金融风险的影响第32-33页
   ·金融风险测度基础公理与假设第33-35页
   ·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公理体系的基本条件第35-36页
   ·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公理体系的经济意义第36-37页
   ·风险测度公理的比较研究第37-43页
     ·已有主要风险测度公理体系第37-41页
     ·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公理与已有风险测度公理的比较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公理体系下的风险测度方法第44-58页
   ·两类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方法的一般函数形式第44-45页
     ·非对称离差风险测度方法第44-45页
     ·非对称期望风险测度方法第45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单调性检验第45-47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平移递减性检验第47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局部次可加性检验第47-48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局部超可加性检验第48-49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流动性调整和超齐次性检验第49-57页
     ·流动性调整的基本思路第49-50页
     ·已有流动性度量方法适用性分析第50-53页
     ·新的流动性度量方法的提出第53-56页
     ·风险测度方法的超齐次性检验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基于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研究第58-79页
   ·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58-63页
     ·基于非对称离差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建立与求解第58-60页
     ·基于非对称期望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建立与求解第60-63页
   ·投资者风险态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第63-68页
     ·基于非对称离差的优化模型中风险态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63-66页
     ·基于非对称期望的优化模型中风险态度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66-68页
   ·收益参考点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第68-71页
     ·基于非对称离差的优化模型中收益参考点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68-70页
     ·基于非对称期望的优化模型中收益参考点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70-71页
   ·投资总额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第71-75页
     ·基于非对称离差的优化模型中投资总额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71-73页
     ·基于非对称期望的优化模型中投资总额对投资策略的影响第73-75页
   ·基于不同风险测度方法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比较分析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5章 基于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的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研究第79-94页
   ·与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相关的基本定义与推论第79-80页
   ·大额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组合有效前沿分析第80-82页
   ·小额投资情形下的投资组合有效前沿分析第82-93页
     ·小额投资情形下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第83-85页
     ·投资组合有效前沿存在性分析第85-86页
     ·不同有效前沿之间的关系第86-89页
     ·风险态度和参考点对有效前沿上投资组合的影响分析第89-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6章 基于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的资产定价研究第94-112页
   ·几类主要的资产定价模型及其核心思想分析第94-99页
     ·CAPM模型第94-95页
     ·APT模型第95-96页
     ·三因素模型第96-97页
     ·LA-CAPM模型第97-98页
     ·基于VaR的资产定价模型第98-99页
   ·基于广义非对称风险测度的资产定价模型第99-106页
     ·推导定价模型的基本思想与假设第99-101页
     ·资产定价模型的推导第101-106页
   ·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第106-111页
     ·数据选取第106-107页
     ·变量设定第107页
     ·基于单因素截面回归的实证检验第107-109页
     ·基于多因素横截面回归的实证检验第109-110页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3页
附录 1第123-125页
附录 2第125-12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个人简历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纳米管掺杂SiO2/SiO2-PbO双层高辐射率涂层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疲劳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