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9页 |
| Abstract | 第9-17页 |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7-1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 ·巨噬细胞亚型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巨噬细胞的分型及功能 | 第19-20页 |
| ·巨噬细胞亚型与疾病的关系 | 第20-22页 |
| ·展望 | 第22页 |
|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 ·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 第22-23页 |
| ·前胃泌素释放肽(ProGRP)和胃泌素释放肽 (GRP) | 第23页 |
| ·半胱天冬酶裂解的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 | 第23-24页 |
| ·组织多肽抗原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 | 第24页 |
|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 第24-25页 |
| ·鳞癌细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g) | 第25页 |
| ·肺特异性 X 蛋白(Lunx 蛋白)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2章 巨噬细胞亚群及其功能在新发结核性胸膜炎中作用的研究 | 第27-55页 |
| ·引言 | 第27-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 ·临床指标 | 第28-29页 |
| ·标本采集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9-31页 |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分离 | 第31页 |
| ·细胞计数 | 第31页 |
| ·巨噬细胞的表型测定 | 第31-32页 |
| ·巨噬细胞功能的测定 | 第32页 |
| ·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 检测血浆和胸水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 第32-33页 |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和胸水 TGF-β水平 | 第33-34页 |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34页 |
| ·结果 | 第34-51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第34-35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T-SPOT.TB 试验的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D14+CD163-M1 型和 CD14+CD163+M2 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 第36-37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D14+CD163+M2 型巨噬细胞相关受体的表达 | 第37-40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D14+CD163-M1 型和 CD14+CD163+M2 型巨噬细胞表面 MAC387 的表达 | 第40-41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 CD14+CD163-IL-12+M1 型和 CD14+CD163+ IL-10+M2 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 第41-44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44-47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巨噬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48-51页 |
| ·讨论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3章 巨噬细胞亚群及其功能在恶性胸腔积液中作用的研究 | 第55-73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研究对象 | 第56页 |
| ·临床指标 | 第5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6页 |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分离 | 第56-57页 |
| ·细胞计数 | 第57页 |
| ·巨噬细胞的表型测定 | 第57页 |
| ·巨噬细胞的功能测定 | 第57页 |
| ·CBA 和 ELISA 法检测血清和胸水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 第57页 |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57页 |
| ·结果 | 第57-68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点 | 第57-58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CD14+CD163-M1 型和 CD14+CD163+M2 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 第58-59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CD14+CD163+M2 型巨噬细胞相关受体的表达 | 第59-61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CD14+CD163-M1 型和 CD14+CD163+M2型巨噬细胞表面 MAC387 的表达 | 第61-62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CD14+CD163-IL-12+M1 型和CD14+CD163+IL-10+M2 型巨噬细胞的表达 | 第62-64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M1 型和 M2 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 第64-67页 |
|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和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 第67-68页 |
| ·讨论 | 第68-71页 |
| ·小结 | 第71-73页 |
| 第4章 LUNX MRNA 检测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优越性和临床意义 | 第73-89页 |
| ·引言 | 第73-7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74-77页 |
| ·研究对象 | 第74页 |
| ·支气管镜检查 | 第74-75页 |
| ·细胞学检测 | 第75页 |
| ·胸膜活检 | 第75页 |
| ·胸腔积液的临床检测 | 第75页 |
| ·实时定量 RT-PCR 法检测 Lunx mRNA 表达 | 第75-77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77页 |
| ·结果 | 第77-85页 |
| ·胸腔积液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征 | 第77页 |
| ·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化疗情况 | 第77-80页 |
| ·不同组别胸腔积液患者的 Lunx mRNA 的表达 | 第80-82页 |
| ·Lunx mRNA 水平、脱落细胞、CEA 检测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益比较 | 第82页 |
| ·Lunx mRNA 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 第82-83页 |
| ·Lunx mRNA 对肿瘤来源的预测 | 第83页 |
| ·Lunx mRNA 表达水平变化与化学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 第83-84页 |
| ·治疗前后 Lunx mRNA 表达水平的变化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相关性 | 第84-85页 |
| ·讨论 | 第85-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89-90页 |
| 创新点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107页 |
| 附录 | 第107-10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9-111页 |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