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苏州家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21页 |
(一) “家训”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8-15页 |
(三) 学术意义及学术创新 | 第15-17页 |
(四) 明清家训史料来源 | 第17-21页 |
一、 明清苏州家训的兴盛及其原因 | 第21-27页 |
(一) 家谱与家训“共盛之象” | 第21-22页 |
(二) 明清苏州家训兴盛的原因 | 第22-27页 |
二、 明清苏州家训的形式 | 第27-31页 |
(一) 专著形式 | 第27-28页 |
(二) 诗歌形式 | 第28-29页 |
(三) 散文形式 | 第29页 |
(四) 训诫形式 | 第29-31页 |
三、 明清苏州家训的内容 | 第31-58页 |
(一) 修身观 | 第31-36页 |
(二) 治家观 | 第36-46页 |
(三) 训子观 | 第46-50页 |
(四) 社会观 | 第50-58页 |
四、 明清苏州家训的个案研究 | 第58-85页 |
(一) “科举世家”大阜潘氏与《潘文恭公遗训》 | 第58-71页 |
(二) “儒贾之家”洞庭席氏与《居家杂仪》 | 第71-85页 |
五、 明清苏州家训的特点与影响 | 第85-102页 |
(一) 明清苏州家训的特点 | 第85-98页 |
(二) 明清苏州家训的影响及启示 | 第98-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后记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