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 第18-22页 |
·农民合作组织的定义、内涵 | 第18页 |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合作社数量和参加人数增长快 | 第19-20页 |
·带动性增强,农民入社率不断提高 | 第20页 |
·以现金出资为集资的主要方式 | 第20页 |
·业务范围相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 | 第20-21页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征 | 第21-22页 |
三、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成效及存在问题 | 第22-34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第26-28页 |
·合作内容不断拓宽 | 第27页 |
·经营范围延伸 | 第27页 |
·标准化生产规模扩大 | 第27页 |
·服务能力增强 | 第27-28页 |
·质量档次提高 | 第28页 |
·产销对接兴旺 | 第28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推进措施 | 第28-30页 |
·各级重视,促进发展 | 第28-29页 |
·制定政策,扶持发展 | 第29页 |
·加强指导,规范发展 | 第29-30页 |
·广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成效 | 第30-31页 |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 第30页 |
·培育了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 第30页 |
·加快了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 | 第30-31页 |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 第31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带动农户数量有限,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 第31页 |
·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 第31-32页 |
·运行机制不健全,组织化程度低 | 第32页 |
·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思想认识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 | 第33页 |
·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 | 第33页 |
·土地流转问题 | 第33-34页 |
四、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模式比较 | 第34-41页 |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34-37页 |
·欧美专业合作社模式 | 第34-35页 |
·日本综合性合作社模式 | 第35-37页 |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的国内经验 | 第37-41页 |
·江苏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经验 | 第37-39页 |
·黑龙江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经验 | 第39-41页 |
五、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途径 | 第41-49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选择与途径 | 第41-45页 |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 | 第41-42页 |
·龙头企业带动型 | 第42-43页 |
·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 | 第43-44页 |
·政府引导扶持型 | 第44-45页 |
·广东农民合作组织案例分析 | 第45-49页 |
·珠江三角洲区域龙头企业带动型——广东佛山市丹灶镇水产专业合作社 | 第45-46页 |
·东西两翼区域农技服务部门带动型——廉江市吉水西莲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 第46-47页 |
·粤北山区政府引导扶持型——清远市阳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47-48页 |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韶关市武江区龙安淮山生产专业合作社 | 第48-49页 |
六、对策与建议 | 第49-54页 |
·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 | 第49页 |
·优化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 第49-50页 |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服务能力 | 第50-51页 |
·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示范引导 | 第51-52页 |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 第52-53页 |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调整广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 第53-54页 |
七、结论与不足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